[实用新型]渐开线花键过盈扭力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1842.5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9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休普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矩传感器 扭力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传感器支架 减速机支架 渐开线花键 夹紧支架 减速机 扭力 转轴 电机 电机和减速机 控制器连接 电机连接 工作平台 夹紧装置 夹紧锥套 扭力检测 控制器 花键套 检测 对花 键套 气缸 转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开线花键过盈扭力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台上设有减速机支架、传感器支架和夹紧支架,减速机支架上设有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连接,传感器支架上设有转矩传感器,电机、转矩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夹紧支架上设有夹紧装置、气缸、夹紧锥套。本实用新型主要检测花键套和转轴的过盈扭力,采用气动加紧,使用电机和减速机通过转矩传感器对花键套和转轴的过盈扭力检测,当扭力达到设定转矩以后,转矩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立即停止电机,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开线花键过盈扭力测试装置,属于电机转轴生产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电机转轴生产过程当中,花键套和转轴采用热过盈连接工艺,这就要求对转轴装配后的可靠性提出检验,工厂内部检验员,通常采用扭力扳手进行检测,由于装夹困难,扭力测试不稳定,不能形成记录,造成检测效率低下,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渐开线花键过盈扭力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渐开线花键过盈扭力测试装置,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台上沿一条直线依次设有减速机支架、传感器支架和夹紧支架,减速机支架上设有减速机,减速机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动力线与控制器连接,传感器支架上设有转矩传感器,减速机通过传动杆与转矩传感器连接,转矩传感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连接,夹紧支架上设有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内设有夹紧锥套,夹紧装置上设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上设有气缸,夹紧锥套与气缸连接。
优选的,减速机支架、传感器支架和夹紧支架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工作平台上,减速机支架、传感器支架和夹紧支架分别用于安装减速机、转矩传感器和夹紧装置,检测过程中,需要减速机支架、传感器支架和夹紧支架保持牢固不能晃动,以免影响检测结果。
优选的,夹紧锥套通过驱动套与气缸连接,检测前,气缸通过驱动套驱动夹紧锥套松开,放入转轴后,再通过驱动套驱动夹紧锥套夹紧转轴。
优选的,夹紧装置内壁设有U形凹槽,夹紧装置内壁的U形凹槽的内径大于夹紧锥套的最小外径,小于夹紧锥套的最大外径,夹紧锥套内放入转轴后,将夹紧锥套推入U形凹糟即可夹紧转轴。
工作原理及过程:
被测工件是由花键套和转轴热过盈连接,测试前,由气缸施加退回力,将夹紧锥套松开,将转轴装入夹紧锥套内孔,气缸施加前进力,将夹紧锥套推入U形凹槽夹紧转轴,启动电机,带动减速机,从而驱动转矩传感器,对被测花键套施加扭力,当扭力达到设定转矩以后,转矩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立即停止电机。
检测结果判定:当达到设定转矩后,花键套和转轴不产生滑动失效,即判定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检测花键套和转轴的过盈扭力,采用气动加紧,使用电机和减速机通过转矩传感器对花键套和转轴的过盈扭力检测,当扭力达到设定转矩以后,转矩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立即停止电机,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渐开线花键过盈扭力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器;2、动力线;3、信号线;4、电机;5、减速机;6、工作平台;7、夹紧支架;8、夹紧锥套;9、驱动套;10、气缸安装板;11、气缸;12、转轴;13、花键套;14、转矩传感器;15、减速机支架;16、传感器支架;17、螺栓;18、传动杆;19、夹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休普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休普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18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