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1367.1 | 申请日: | 2018-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22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应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菲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1/072 | 分类号: | A63B21/072;A63B5/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吴肖敏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握把 通用手柄 组合器材 体育运动器材 运动器材产品 本实用新型 螺杆连接头 整体利用率 单一产品 上下两端 运动人群 组合变换 组合产品 双手 弧形端 中心处 使用率 对称 器材 便利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材领域,具体公开了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该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由通用手柄握把构成,所述通用手柄握把包括中部的圆柱体握把,圆柱体握把的上下两端为向外延伸的弧形端,在通用手柄握把的上下两个弧形端的中心处对称设有螺杆连接头;利用运动时需要双手握把的方式,将多种双手握把的器材通过通用手柄握把将单一产品组合变换,提高运动器材产品的多功能使用率,形成一款组合产品,提高产品整体利用率,也为运动人群带来更多的使用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运动器材领域,具体为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器材如家居可调哑铃等是手柄两端螺杆设计,手柄螺杆两端加上相同的不等配重片形成哑铃,配重片拆下后,手柄两端不能与其他配件对接,比较单一,形成商品的利用率较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品质,全民健身的普及改善更多人的身体体质,运动健身被更多人接受,例如家居哑铃、跳绳等给运动健身人群带来很多的方便,传统的哑铃外观也比较普通,手柄握把不够舒适,使用功能比较单一,只能做哑铃一个动作,造成了对产品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该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由通用手柄握把构成,所述通用手柄握把包括中部的圆柱体握把,圆柱体握把的上下两端为向外延伸的弧形端,在通用手柄握把的上下两个弧形端的中心处对称设有螺杆连接头。
优选的,所述通用手柄握把与配重块I和配重块II配合拼装构成哑铃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用手柄握把的两端螺杆连接头分别与对应的配重块I中心处的螺纹孔螺接,且两个配重块I远离通用手柄握把的一端分别螺接设置有配重块II。
优选的,两组所述通用手柄握把与对应的转换跳绳连接头和转换跳绳手柄装饰盖配合拼装构成跳绳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用手柄握把的上端通过螺杆连接头螺纹连接转换跳绳连接头,通用手柄握把的下端通过螺杆连接头螺纹连接转换跳绳手柄装饰盖,且所述转换跳绳连接头上设有两组跳绳穿入孔,所述跳绳穿入孔与跳绳绳子的一端系紧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利用运动时需要双手握把的方式,将多种双手握把的器材通过通用手柄握把将单一产品组合变换,提高运动器材产品的多功能使用率,形成一款组合产品,提高产品整体利用率,也为运动人群带来更多的使用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通用手柄握把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哑铃转配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跳绳装配结构爆炸图。
图中:通用手柄握把1、螺杆连接头101、配重块I 2、配重块II 3、转换跳绳连接头4、转换跳绳手柄装饰盖5、跳绳穿入孔6、跳绳绳子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参考图1,该通用手柄握把组合器材由通用手柄握把1构成,通用手柄握把1包括中部的圆柱体握把,圆柱体握把的上下两端为向外延伸的弧形端,在通用手柄握把1的上下两个弧形端的中心处对称设有螺杆连接头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菲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菲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13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的可变负重力量训练器
- 下一篇:助力座椅调节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