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头防护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40145.8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888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亮;浦云龙;梁双;田原;贾永亮;程欣宇;汪之海;李昌田;张宗亮;黄岩;邓旺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0 | 分类号: | H02S4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3341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线头 工装本体 工装 防护 空腔 本实用新型 产品品质 圆形通孔 轴向延伸 固定的 可循环 耐用性 磕碰 背板 穿出 穿设 盒状 隐裂 制程 柱状 周转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线头防护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为EVA发泡材料的呈盒状的工装本体(2),所述工装本体(2)设有可供导线头沿所述工装本体(2)的轴向延伸方向穿设的柱状的空腔,沿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工装本体(2)上设有可供导线头的端部穿出并固定的圆形通孔。上述导线头防护工装选用EVA发泡材料,不仅耐用性好、可循环利用,该防护工装体积更轻巧便于操作,而且降低制程周转导线头磕碰背板造成的隐裂隐患,提升了产品品质且投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线头防护工装。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能源局发布发改能源[2018]823号“531”新政后,在国际光伏行业发展的巨大竞争压力下,降本增效是企业和员工实现双赢的必经之路。在降本项目中,组件电池片和背板厚度减薄,组件制程隐裂风险增大。制程周转隐裂已经成为影响组件品质的主要因素。通过管控组件生产过程中的制程异常,以预防为主是一种保证产品质量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光伏组件制程周转或人工作业异常,导线头磕碰背板导致隐裂已严重影响光伏组件产品合格率。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可回收循环利用,光伏组件制程隐裂预防方案,提升产品质量。
目前光伏行业内,改善组件制程周转导线头磕碰背板导致隐裂多采用背板面大面积珍珠棉材质工装防护的技术方案。它是用两层珍珠棉材料按照组件尺寸裁切,通过叠层粘黏,在组件线盒位置和条码位置切除相应尺寸的材料,以满足实际操作。具体防护作业步骤:1、先将导线拿起,避免导线头接触背板;2、将防护工装放置在组件背板面,工装左、右、头部三边卡入组件边框与背板之间;3、将线盒导线盘绕好后卡入边框与工装之间,从而避免导线头接触组件背板面。
然而,大面积珍珠棉背板防护工装具有以下缺点:1、此类工装由于制程要求表面有开槽,导线头仍然有磕碰组件背板造成隐裂的风险、防护效果不佳。2、因为体积较大,员工拿取操作时不方便,员工作业强度大。3、由于结构设计复杂且材料用量大,工装成本较高。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因结构改变造成隐裂风险的增加,能够减小体积、降低工装成本,能够有效减少因制程周转导线头磕碰背板造成的隐裂不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头防护工装,该导线头防护工装选用EVA发泡材料,不仅耐用性好、可循环利用,该防护工装体积更轻巧便于操作,而且降低制程周转导线头磕碰背板造成的隐裂隐患,提升了产品品质且投入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线头防护工装,包括材料为EVA发泡材料的呈盒状的工装本体,所述工装本体设有可供导线头沿所述工装本体的轴向延伸方向穿设的柱状的空腔,沿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可供导线头的端部穿出并固定的圆形通孔。
优选地,所述工装本体设有可供第一导线头沿轴向穿设的第一空腔,沿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可供所述第一导线头的端部穿出并固定的第一通孔;所述工装本体还设有可供第二导线头沿轴向穿设的第二空腔,沿所述空腔的延伸方向在所述工装本体上设有可供所述第二导线头的端部穿出并固定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二空腔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所述工装本体的同一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的中心轴线的间距为24-26mm。
优选地,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0-20.5mm。
优选地,所述工装本体横向的长边设有6×45°的倒角。
优选地,所述工装本体的横向的长边为78-82mm,所述工装本体的纵向的短边为58-62mm,所述工装本体2的高度为29.5-30mm。
优选地,所述工装本体的长边轴向与组件边框的轴向平行,且所述工装本体通过过盈配合用以实现在所述组件边框和组件背板之间的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40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伏幕墙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接线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