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镍氢圆柱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9801.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邹剑平;于红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时代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02;H01M10/30;H01M10/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0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壳体 电池盖帽 盖帽组件 镍氢电池 填充组件 圆柱电池 电池 底盖 卷绕 电池容纳腔 焊接区 本实用新型 充放电操作 焊接定位片 电池内部 焊接固定 压力增大 电池壳 焊接槽 开口端 体内 安全 | ||
一种新型镍氢圆柱电池包括:电池壳体、盖帽组件、电池底盖及镍氢电池卷绕填充组件,电池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焊接区,焊接区上开设有多个焊接槽;盖帽组件包括电池盖帽及多个焊接定位片,电池盖帽设置于电池壳体的开口端处,电池底盖设置于电池壳体的底部。电池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容纳腔,镍氢电池卷绕填充组件设置于电池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镍氢圆柱电池通过设置电池壳体、盖帽组件、电池底盖及镍氢电池卷绕填充组件,从而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将电池盖帽固定在电池壳体上,如此,能够提高电池盖帽与电池壳体之间的结构强度,由此防止电池盖帽在发生摔碰或者电池内部充放电操作时压力增大导致脱落,使得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镍氢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镍氢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一种性能良好的蓄电池。镍氢电池分为高压镍氢电池和低压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正极活性物质为Ni(OH)2(称NiO电极),负极活性物质为金属氢化物,也称储氢合金(电极称储氢电极),电解液为6mol/L氢氧化钾溶液。镍氢电池作为氢能源应用的一个重要方向越来越被人们注意。
在镍氢圆柱电池结构中,一般是采用压合或者涂胶的方式将电池盖帽安装在电池壳体的端口上。现有安装结构虽然能够将电池盖帽快速安装在电池壳体的端口上,但是,电池盖帽安装后的结构强度并不高,容易在电池发生摔碰或者电池内部充放电操作时压力增大导致电池盖帽与电池壳体发生脱离,由此造成电池的直接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电池盖帽安装的结构强度,且能够使电池盖帽与电池壳体紧密配合的新型镍氢圆柱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镍氢圆柱电池包括:
电池壳体,所述电池壳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焊接区,所述焊接区上开设有多个焊接槽;
盖帽组件,所述盖帽组件包括电池盖帽及多个焊接定位片,所述电池盖帽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开口端处,各所述焊接定位片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电池盖帽连接,各所述焊接定位片的第二端一一对应焊接在各所述焊接槽内;在一个所述焊接定位片中,所述焊接定位片上设置有折弯引导线,所述折弯引导线与所述焊接定位片的中心轴线重合;
电池底盖,所述电池底盖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的底部,所述电池底盖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导电层;及
镍氢电池卷绕填充组件,所述电池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容纳腔,所述镍氢电池卷绕填充组件设置于所述电池容纳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区上设置有绝缘胶层,所述焊接定位片位于所述焊接区与所述绝缘胶层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胶层为绝缘硅胶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焊接槽围绕所述电池壳体中心位置呈环形阵列设置在所述焊接区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槽设置有四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各所述焊接定位片围绕所述电池盖帽的中心呈环形阵列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焊接定位片设置有四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镍氢电池卷绕填充组件包括镍氢电池正极片、电池隔膜及镍氢电池负极片,所述电池隔膜设置于所述镍氢电池正极片与所述镍氢电池负极片之间,所述镍氢电池正极片、所述电池隔膜及所述镍氢电池负极片相互卷绕呈圆筒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盖帽上设置有导电凸柱,所述导电凸柱位于所述电池盖帽的中心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壳体为圆柱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时代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时代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9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