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叶状防脱落固定胶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8254.6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94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平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荧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1 上海市黄***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固定胶带 连接结构 小叶 伤口 防脱落 移位 皮肤 拱桥 本实用新型 移动和变形 关节活动 活动部位 局部皮肤 皮肤表面 伤口敷料 正常皮肤 连接带 裂隙 带条 翘起 受力 贴附 皱折 肌肉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活动部位的伤口敷料固定和减少伤口两侧皮肤张力的串叶状防脱落固定胶带结构。串叶状固定胶带包括两条分别沿伤口两侧正常皮肤放置的第一串叶胶带和第二串叶胶带;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带和拱桥连接结构。当关节活动时,局部皮肤纵向变短,横向变长,皮肤张力向两侧分散,串带条受力带动胶带小叶向伤口方向移位,但拱桥连接结构限制胶带向伤口方向移位,胶带小叶随皮肤向两侧移位,胶带小叶间裂隙变大。串叶状防脱落固定胶带和连接结构的胶带小叶始终随着肌肉和皮肤移动和变形,不易产生皱折翘起,可以明显延长在皮肤表面的贴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运用于保护皮肤伤口的医疗器具。尤指是应用于活动部位的伤口敷料固定和减少伤口两侧皮肤张力的串叶状防脱落固定胶带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使药用伤口敷料、伤口闭合装置和皮肤减张器材达到治疗效果,这些装置需要在伤口和伤口周围皮肤上保留一周以上时间,但活动部位伤口敷料固定和伤口减张是比较困难的,如颈部、腹部、肘部、膝盖部等。当关节活动时,带动肌肉和皮肤变形,皮肤的长度、宽度、凸凹度和厚度都会发生改变,在这些部位粘贴胶布都易脱落。现有的创口贴类伤口敷料、伤口闭合类器具和伤口拉链、伤口减张器等,粘贴固定胶带都是长方形的,如申请号为87108125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闭合伤口的器具;申请号为03117364的发明名称为皮肤伤口锁合器;申请号为200820005373.8的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附带伤口闭合功能的新型敷料;申请号为200920129390.7的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闭合伤口的器具;申请号为201320353875.0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可打开的皮肤减张器等。这些长方形的胶带难以平覆粘贴在颈部、下腹部和关节附近,当颈部、腹部和关节运动时,胶带不能随着肌肉和皮肤变形,局部受力不均匀,部分区域皱折,部分区域翘起,附着力大为减弱,易于脱落,治疗效果大打折扣。
为增加胶带在活动部位的附着力、使胶带能随着肌肉和皮肤的变形而变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在颈部、腹部和关节及关节周围使用的串叶状防脱落固定胶带和连接结构,使各类伤口治疗装置能够在伤口和伤口周围皮肤上保留更长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串叶状防脱落固定胶带结构,包括串叶状固定胶带和连接结构;串叶状固定胶带包括两条分别沿伤口两侧正常皮肤放置的第一串叶胶带和第二串叶胶带;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带和拱桥连接结构,第一串叶胶带和第二串叶胶带通过连接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其中:
第一串叶胶带和第二串叶胶带的外侧部分被横行切割成胶带小叶,小叶间形成裂隙,第一串叶胶带和第二串叶胶带的内侧缘保留少许连续结构,与连接带外缘共同构成串带条,形成一体结构;串带条变形时,胶带小叶间的裂隙会随之变大变小;
连接结构的连接带的内缘与拱桥连接结构铰链样连接,可左右转动;拱桥连接结构与连接带内缘连接的位置与第一串叶胶带和第二串叶胶带的胶带小叶的位置相对应;拱桥连接结构的宽度与胶带小叶的宽度相同,当串带条变形时,通过连接带的内缘的铰链样连接,使拱桥连接结构上下、左右移位。
应用于颈部横行伤口时,先将第一串叶胶带粘贴在伤口的上部,连接结构跨过伤口,将第二串叶胶带粘贴于伤口的下部,拱桥连接结构下放置消炎敷料或防疤痕硅胶膜覆盖伤口。当抬头时,颈部皮肤纵向变长,横向变短,皮肤张力向中线集中,伤口张力增大,串带条受力带动胶带小叶向远离伤口方向移位,胶带小叶间裂隙变小,但拱桥连接结构限制颈部过度抬高,防止伤口张力变大。当低头时,颈部皮肤纵向变短,横向变长,皮肤张力向两侧分散,串带条受力带动胶带小叶向伤口方向移位,但拱桥连接结构限制胶带向伤口方向移位,胶带小叶随皮肤向两侧移位,胶带小叶间裂隙变大。由于胶带小叶始终随着肌肉和皮肤移动和变形,不易产生皱折翘起,可以明显延长在皮肤表面的贴附时间。
进一步的,拱桥连接结构横跨伤口,拱桥与伤口间留有空间,便于更换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荧,未经平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8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腔穿刺置管术后防渗漏装置及其创口压堵器
- 下一篇:一种镓元素敷料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