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建筑用加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7163.0 | 申请日: | 2019-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36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罗玲;胡肖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51250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边梁 下边梁 支撑柱 角架 顶梁 本实用新型 加固结构 嵌入 横向加强筋 纵向加强筋 承重钢筋 承重作用 螺栓固定 土木建筑 原始结构 占用空间 支撑龙骨 拐角处 连接槽 边梁 外壁 预埋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柱和顶梁,所述顶梁安装于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和顶梁连接的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角架,所述角架为L型结构,且角架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下边梁和上边梁,所述上边梁位于角架和下边梁之间,且上边梁和下边梁的内部均预埋有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角架、下边梁、上边梁和支撑龙骨,在进行加固操作时,下边梁和上边梁均嵌入于支撑柱的内部,既避免对原始结构造成大面积破坏,又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加固结构的占用空间,而下边梁与上边梁之间又连接有承重钢筋,从而保证加筑的边梁结构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加固是利用碳纤维、粘钢和高压灌浆对建筑进行加强加固,其中加固方式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两种,以间接加固为例,原理是在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构件,加固构件可进行一定的预紧,通过预紧作用承担和分散原结构上的部分载荷,从而达到加固作用,但是现有的加固构件大多安装于原结构的表面,使得原结构的表面位置外扩,对原建筑的内部空间造成较大影响,而且在加固后也不便于进行拆卸更换,随着建筑使用时间的增长只能在外部进行持续加固,导致对原结构外表的影响越来越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建筑用加固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加固结构对原有建筑结构内部空间具有较大影响且不便于拆卸更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建筑用加固结构,包括支撑柱和顶梁,所述顶梁安装于支撑柱的顶端,所述支撑柱和顶梁连接的拐角处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角架,所述角架为L型结构,且角架的两端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外壁上嵌入有下边梁和上边梁,所述上边梁位于角架和下边梁之间,且上边梁和下边梁的内部均预埋有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两组所述纵向加强筋分别贯穿上边梁和下边梁的一端,且两组纵向加强筋的一端均通过钢丝包绕连接有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均连接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均为U型结构,且两个第二连接件之间连接有承重钢筋,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承重钢筋之间均绕设有固定钢丝,所述上边梁靠近角架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底板,所述底板上焊接有连接钢筋,所述连接钢筋为U型结构,且连接钢筋与连接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角架远离连接钢筋的一端卡合连接有第一撑板,所述第一撑板远离角架的一端通过支撑龙骨连接有第二撑板,所述第一撑板和第二撑板均与支撑龙骨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龙骨的底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为T型结构,所述第一撑板的一端和第二撑板的两端均焊接有卡扣,所述卡扣为L型结构,且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龙骨的顶端设置有弧形凸起,所述弧形凸起的顶面与顶梁的底面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位于连接钢筋一侧的位置处焊接有限位座,所述连接钢筋的活动端焊接有固定端头,所述固定端头通过螺栓与限位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角架、下边梁、上边梁和支撑龙骨,在进行加固操作时,下边梁和上边梁均嵌入于支撑柱的内部,既避免对原始结构造成大面积破坏,又能一定程度的降低加固结构的占用空间,而下边梁与上边梁之间又连接有承重钢筋,从而保证加筑的边梁结构具有一定的承重作用,实现对支撑柱承重分担的作用,角架安装于支撑柱与顶梁连接的拐角处,同样也有效降低对原有结构内部空间的影响,而角架与上边梁之间又连接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为半活动的U型结构,具有一定反向变形的效果,不仅起到了角架与上边梁之间的连接效果,还有效使角架具有反向支撑的作用,从而使角架能对顶梁的承重进行分担,另外对于跨度较大的顶梁结构,还可在两个角架之间添加若干个支撑龙骨,通过支撑龙骨的设置对顶梁进行进一步支撑,同时整体结构位于顶梁底面,使得整体结构对建筑的内部空间影响较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未经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71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空间结构张弦加固的拉锁节点
- 下一篇:套建建筑首层梁构造及套建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