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励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6367.2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56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郑阳;谭继东;沈功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72 | 分类号: | G01N27/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涛;任默闻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部件 转动轴 被测部件 固定部件 自适应 弹簧 励磁装置 磁极 本实用新型 表面曲率 弹簧固定 活动连接 激励线圈 良好接触 上下运动 外壳内壁 励磁 轴向 转动 变形 申请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励磁装置,包括:外壳、弹簧、连接部件、转动轴及U型磁轭;U型磁轭包括:U型骨架、激励线圈及一固定部件;连接部件通过弹簧固定于外壳内壁顶端,以使连接部件随着弹簧的变形进行上下运动;转动轴的一端与连接部件远离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于固定部件的一端;固定部件的另一端固定于U型磁轭的顶部,以使U型磁轭随转动轴的轴向进行转动及使所述U型骨架的底部与被测部件接触。本申请U型磁轭可在一定幅度内实现自动调整,随着被测部件表面曲率变化进行自适应,使U型磁轭两磁极与被测部件表面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从而具有保证接触的一致性和励磁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励磁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上,在磁声发射、巴克豪森、低频电磁等磁检测中,采用U型磁轭上绕制线圈作为励磁装置,检测时将U型磁轭两极与被测部件接触。U型磁轭两极与被测部件接触是保证良好励磁和励磁磁场一致的重要保证。目前,励磁装置与待测试件的接触通常采用手工按压的方式,手工按压很难保证每次接触的一致性,并且励磁常采用交变磁场方式,励磁过程中容易发生U型磁轭的抖动,影响励磁的稳定性。若通过自动化机器人夹持的方式,可保证励磁的稳定和接触的一致性,但机械手一般只适用于实验室自动化检测中,在工业现场检测中,自动化机器人不易携带,且被检部件表面不规则,给现场检测增加了难度。
因此,在磁检测中如何保证U型磁轭两极与被测部件接触接触的一致性和励磁的稳定性,是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励磁装置,通过弹簧及转动轴使U型磁轭的两极与被测部件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具有保证接触的一致性和励磁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励磁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弹簧、连接部件、转动轴、U型磁轭;所述U型磁轭包括:U型骨架、绕置于所述U型骨架上的激励线圈及一固定部件;
所述连接部件通过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外壳内壁顶端,以使所述连接部件随着所述弹簧的变形进行上下运动;
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件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件的一端;
所述固定部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U型磁轭的顶部,以使所述U型磁轭随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进行转动及使所述U型骨架的底部与被测部件接触。
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件平行设置于所述U型骨架内部。
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沿长度方向设有一限位槽,并由所述限位槽将所述连接部件划分为左侧的滑动杆及右侧的连接杆。
一实施例中,该自适应励磁装置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弹簧的内侧壁上的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设有一平行所述连接部件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滑动杆匹配。
一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以使所述滑动杆配合所述限位部件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
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设置于所述固定部件一端的第二通孔固定;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U型磁轭的重心处,以使所述U型磁轭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进行转动时处于平衡的状态。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下方设置为开口。
一实施例中,该自适应励磁装置还包括:万向节,所述转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件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通过所述万向节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未经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63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析硅同位素组成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磁粉探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