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半球形样品检测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5987.4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96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本德;陈华;戴斌;张才鑫;刘晨;宗和厚;王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3/046 | 分类号: | G01N23/046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51213 | 代理人: | 刘渝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板 隔板 下载 放置空腔 半球形 样品检测 定位孔 定位销 圆孔槽 载料板 工装 本实用新型 检测分析 底面 胶粘 贴合 阴体 装夹 穿过 开口 盛装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半球形样品检测工装,属于CT检测用工装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半球形样品前期在检测分析时,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于样品台上,装夹过程不便的问题。包括上载料板、下载料板、载料板托、定位销以及隔板,所述载料板托的内部具有放置空腔且载料板托的顶部具有与所述放置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放置空腔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载料板、隔板和上载料板,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上均设有用于盛装样品的圆孔槽,圆孔槽底面刻有阴体编号,且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分别与设置在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之间的隔板相贴合,上载料板、下载料板以及隔板的中部均相对应的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定位销的一端依次从上载料板和隔板的定位孔中穿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T检测用工装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半球形样品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半球型样品为某产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及整体性能。因此,需要对其内部质量进行精确检测及评价。近年来,工业CT技术以其高分辨率、无损探伤、三维成像等优点在产品内部质量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该半球形样品采用高分辨的纳米CT进行断层扫描,获得其内部结构的断层图像,并依据图像分析半球状产品内部质量状况。前期在检测分析时,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于样品台上,装夹过程不便,一次只能装夹一个样品,且取下样品时容易对样品造成损伤。因此,有必要设计新型检测工装,提升CT检测效率,同时有效避免对半球形样品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半球形样品前期在检测分析时,采用胶粘的方式固定于样品台上,装夹过程不便,一次只能装夹一个样品,且取下样品时容易对样品造成损伤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半球形样品检测工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半球形样品检测工装,包括上载料板、下载料板、载料板托、定位销以及隔板,所述载料板托的内部具有放置空腔且载料板托的顶部具有与所述放置空腔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放置空腔由下至上依次设有下载料板、隔板和上载料板,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上均设有用于盛装样品的圆孔槽,圆孔槽底面刻有阴体编号,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具有圆孔槽的一侧相对设置,且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分别与设置在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之间的隔板相贴合,上载料板、下载料板以及隔板的中部均相对应的开设有贯穿的定位孔,定位销的一端依次从上载料板和隔板的定位孔中穿过,并且固定在下载料板的定位孔中。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一次将6发半球形样品按照从小到大编号依次放入1-6号圆孔槽内,上载料板、下载料板按照不同方向编号刻字,在CT检测图像中使得小号数字与小号数字相对,大号数字与大号数字相对,有效避免混淆产品编号情况。上载料板3发半球状样品端面朝下,下载料板的3发半球状样品端面向上,中间以隔板分开,上载料板、下载料板中的半球状样品可以贴靠在中间的隔板上。在上载料板、下载料板和隔板的中心各加工有一条形销孔,一长条形定位销将上载料板、下载料板连接,既能起到良好的定位作用,又能防止检测工装在CT旋转扫描过程中环节产生晃动。该设计工装可有效减小CT扫描过程中检测工装的干扰,提高检测图像质量,同时在满足分辨率要求下一次检测6发半球形样品,提高了检测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上载料板和下载料板上均设有三个圆孔槽,三个圆孔槽构成了三叶草结构且三个圆孔槽等圆心角设置。为最大限度减少CT扫描过程中检测工装对射线的干扰,同时保证足够的强度,上载料板、下载料板设计为三叶草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上载料板、下载料板和定位销均为有机玻璃制成。可有效减小CT扫描过程中检测工装的干扰,提高检测图像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为硬纸板。可有效减小CT扫描过程中检测工装的干扰,提高检测图像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下载料板的三个圆孔槽底面顺时针依次刻有阴体编号1、2、3。在CT检测图像中使得小号数字与小号数字相对,有效避免混淆产品编号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5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