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强风环境下小型船舶侧面碰撞预警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4712.9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6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东;黄永红;居继华;张建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海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43/18 | 分类号: | B63B4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风环境 船舶 转轴 侧面碰撞 防护装置 小型船舶 船体 本实用新型 预警 摆动板 平衡杆 支撑杆 格栅 河堤 步进电机 侧面设置 侧面撞击 方向设置 展开状态 正反转动 感应器 可折叠 有压力 齿轮 侧翻 贴附 停泊 侧面 保证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强风环境下小型船舶侧面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船体底部的转轴,转轴沿船体方向设置于船体底部,转轴上安装有齿轮,由步进电机控制正反转动,转轴一侧设置有摆动板,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摆动板的两面分别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格栅;船舶侧面设置有可折叠贴附于船舶侧面的平衡杆,平衡杆展开状态下固定于格栅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强风环境下小型船舶侧面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在强风环境下,船舶停泊在河堤边缘时,或者船舶处于暗礁区域时,可以有效避免船舶从侧面撞击河堤或暗礁,避免船舶在强风环境下发生侧翻,保证了船舶不受损坏以及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预警防护装置,特别是一种强风环境下小型船舶侧面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属于船舶航行安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大陆海岸线1.8万多千米,岛屿岸线1.4万多千米,内海和边海的水域面积约470多万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岛屿7600多个,因此我国的船舶运输行业发展较好,国内很多运输线都走水路,因此不断开发了许多陌生新的航线,水域有深有浅,在开发航线时对水域情况了解不够,存在风险,内陆浅水水域内可能会存在水底的石块,南部沿海的浅水水域存在大量珊瑚礁,这些都是造成船只搁浅或撞船事故的原因之一,另外,根据需要,也开辟了许多人工运河,方便了船运,在船运过程中,往往会收到天奇情况的影响,特别别台风天气时,水路运输全部停航,在运输过程中的船只也必须临时靠岸停靠。
如专利号为201721276943.2的一种游艇的防触礁装置,包括船体和防触礁机构,防触礁机构设置在船体下部,所述防触礁装置由高强度基板、高弹性缓冲层和外壳部件组成,高强度基板在最内层紧贴船体,高弹性缓冲层作为中间层固定安装在高强度基板外侧,外壳部件固定安装在高弹性缓冲层外侧,该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发生触礁事故时瞬间产生的冲击力可以由高弹性缓冲层内陷分散,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初次撞击时礁石对船体的破坏;高弹性缓冲层在受到撞击产生内陷后,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力,即弹力,弹力可以进一步抵消游艇船体所受到的冲击力,并可以使船体通过高弹性缓冲层的回复力使得船体稍微离开礁石;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号,传导至驾驶舱处,或将压力传感器连接游艇引擎的制动装置,可使得游艇迅速停下,避免在撞击后强行启动游艇造成的二次损伤;防触礁机构较之现有技术中的船舶缓冲结构更加美观,在水下的阻力更小,实用性更强;
该实用新型虽然可以达到上述防护效果,对船只的损坏减到最低,但此时船只已经深入触礁群,在转向或倒船的过程中,也很容易发生触礁,存在不可预知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强风环境下小型船舶侧面碰撞预警防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强风环境下小型船舶侧面碰撞预警防护装置,包括设置在船体底部的转轴,所述转轴沿船体方向设置于船体底部,转轴上安装有齿轮,转轴由步进电机控制正反转动,转轴一侧设置有摆动板,另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摆动板的两面分别安装有压力感应器,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有格栅,格栅垂直于支撑杆;所述船舶侧面设置有可折叠贴附于船舶侧面的平衡杆,平衡杆展开状态下固定于格栅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分为中空的气压杆和在气压杆内活动的伸缩杆,支撑杆外部设置有气泵,气泵通过气管连接气压杆,气泵向气压杆注气或抽气可带动伸缩杆活动。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平衡杆分为外管和内杆,内杆部分在外管内轴向伸缩活动,外管内具有弹簧,内杆一端连接弹簧,另一端连接格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的最大长度为船舶宽度的2/3。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转轴上至少设置有两根支撑杆,一根平衡杆对应一根支撑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海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海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4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