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肥一体化的增压渗灌施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4241.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85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成;李娟;章明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9/00 | 分类号: | A01G29/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欧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4 | 代理人: | 欧颖;张文君 |
地址: | 350013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渗灌 增压泵 泥浆堵塞 分流器 主管道 本实用新型 水肥一体化 施肥装置 渗水孔 水肥箱 增压 埋置 土壤 施肥 作物生长需肥 管道压力 有效地 泥浆 根系 渗出 农作物 堵塞 主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的增压渗灌施肥装置,包括水肥箱、主管道、分流器、至少两条渗灌管道和增压泵,主管道的一端与水肥箱连接,主管道的另一端与分流器连接,分流器与至少两条渗灌管道分别连接,渗灌管道部分埋置在农作物的根系下方的土壤内,渗灌管道被埋置在土壤内的部分设置有防泥浆堵塞层,从渗水孔渗出的水流能够通过防泥浆堵塞层进入到土壤内;增压泵设置在主管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渗灌管道上设置防泥浆堵塞层,有效地防止了泥浆对渗水孔口的堵塞影响;增压泵用于调节管道压力,提高了管道中的水流速度从而提高施肥速度,其主要是针对作物生长需肥量较多时利用增压泵的调节功能提高施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水肥一体化的增压渗灌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施肥是农业生产中补充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方式,肥效元素充分供应是作物生长良好的重要保证。作物对肥效元素吸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适度性,规律性表现为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效元素的需求量不同,适度性说明土壤肥效元素的量要适中,既不能富营养化也不能贫瘠。土壤肥效元素过多作物会出现贪青结实率下降,肥效元素偏少作物生长则会出现营养不良。作物吸肥主要是由根系完成,肥效元素溶解在土壤孔隙储存的水分中,随着根系的主动吸收或渗透压作用下导向根系进入植物体。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的施肥方式为将固态肥料直接洒在土壤表层,被雨水溶解后入渗至耕作层被作物吸收利用;另外一种是将肥料溶解于水中,直接向田间作物进行浇灌含肥水。直接洒施固态肥料其肥效利用率较低,多数肥料并不能到达耕作层而造成的一种浪费损失。作物生长对肥料元素的需求是一种缓慢吸收,对于高浓度的含肥水反而不利于作物吸收,这是由于作物根系表皮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影响,更易吸收低浓度含肥水;因此,直接向田间作物进行浇灌含肥水也不利用作物生长。采用上述两种方式对作物一次施肥后,短时期内土壤肥效元素较高,随后肥效元素向土壤四周扩散,肥效元素下降。
此外,还有一种通过渗灌的方式进行施肥,但仍存在渗透量低,渗透孔易堵塞的问题。针对目前施肥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急需一种能够对作物提供持续性供肥,且能集中向作物根系供肥的水肥一体化的增压渗灌施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肥一体化的增压渗灌施肥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渗灌方法中渗透管渗水孔易发生堵塞以及渗透量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肥一体化的增压渗灌施肥装置,包括水肥箱、主管道、分流器和至少两条渗灌管道,所述主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水肥箱连接,所述主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分流器连接,所述分流器与至少两条所述渗灌管道分别连接,所述渗灌管道部分埋置在农作物的根系下方的土壤内,所述渗灌管道被埋置在土壤内的部分为第一管段,所述渗灌管道的其余部分为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上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孔,所述第一管段上还设置有防泥浆堵塞层,从所述渗水孔渗出的水流能够通过所述防泥浆堵塞层进入到土壤内;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主管道上。具体地,第一管段的顶部开设有若干个渗水孔,该若干渗水孔沿第一管段的轴向呈多排设置,多排渗水孔关于第一管段的径向中心竖直面对称布置,且位于竖直面两侧最下端两排渗水孔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30°~60°;第一管段上的渗水孔向上朝向根系,提高了根系吸收水肥量减少了肥效的扩散损失。
优选的,所述防泥浆堵塞层为缠绕设置在所述第一管段上的多层纱布。
优选的,每平方厘米管段上设有8~10个所述渗水孔,所述渗水孔为直径2~3mm的细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管段的直径为5~10cm,所述第一管段的长度为10~15m。
优选的,所述水肥箱的底面高于土壤表层至少30cm。
优选的,所述渗灌施肥装置还包括有压力表,所述压力表与所述增压泵连接用于测量所述主管道内的水流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4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荒漠戈壁区光伏电厂植物灌溉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麦育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