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芯结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4123.0 | 申请日: | 2018-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56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黄锰;王涛;史新洋;詹婷;陈静;张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0 | 分类号: | C02F1/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11593 北京博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柳兴坤;刘馨月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芯结构 增压结构 滤材 滤材表面 增压 本实用新型 水处理系统 净水设备 使用寿命 结垢 冲刷 冲洗 申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芯结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该滤芯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滤材,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增压结构,用以对流向所述滤材的水进行增压。本申请提供的滤芯结构在外壳内设置有增压结构,通过增压结构对流向滤材的水进行增压,从而对滤材表面进行冲刷,减缓滤材表面的结垢速度,延长了滤芯结构的使用寿命,避免对滤芯结构的频繁冲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芯结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滤芯结构通常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滤材,利用自来水管中的水压使得水经过滤材的过滤后由滤芯结构排出,这样,赃污物容易附着在滤材上,长期使用会影响滤芯结构的过滤速度和过滤效果,需要用户手动将滤芯结构拆开对滤芯内的滤材进行冲洗,操作十分不便,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芯结构、水处理系统及净水设备,以解决现有滤芯结构中脏污物容易附着在滤材上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滤芯结构,所述滤芯结构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滤材,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增压结构,用以对流向所述滤材的水进行增压。
优选地,所述增压结构包括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外壳的内腔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滤材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中,所述分隔板上设置有过水孔。
优选地,所述过水孔的面积为0.01至100平方毫米;和/或,
所述过水孔为圆形或长形。
优选地,所述过水孔处设置有过水管,所述过水管由所述分隔板向所述滤材的方向延伸,所述过水管的进水端口的面积大于出水端口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滤芯结构还包括排废口,所述排废口设置在所述分隔板上。
为达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处理系统,包括原水流路、净化流路、取水流路,所述净化流路上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所述第二过滤装置采用如上所述的滤芯结构。
优选地,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储水装置,所述储水装置用于储存净化流路净化处理的净化水,所述取水流路能够通过所述储水装置取水,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冲洗流路,所述冲洗流路用于将所述储水装置中的水引入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净化水出口,以对所述第二过滤装置进行反冲洗。
优选地,所述净化流路上还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的下游侧,所述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循环支路,所述循环支路的进水端与所述储水装置连通,所述循环支路的出水端接入所述净化流路中,所述循环支路的出水端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的上游侧,且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循环支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开关;和/或,
所述取水流路上设置有第一流体驱动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流体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支路的进水端的上游侧。
优选地,所述净化流路上、在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和所述第二过滤装置之间还设置有原水进水开关和第二流体驱动装置,所述原水进水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流体驱动装置的上游侧。
优选地,所述循环支路的出水端接入所述净化流路中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和所述原水进水开关之间,所述循环支路构成所述冲洗流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41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净水杯
- 下一篇:免拆洗自动清污净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