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腔穿刺置管术后防渗漏装置及其创口压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31679.4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9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周莹;高聪颖;厉小小;黄朝玲;郑淑瑛;娄昀;陈明明;吴锦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堵 敷贴 薄膜 创口 腹腔穿刺 渗漏装置 置管术 顶面 本实用新型 防渗漏效果 薄膜材料 光滑设置 光滑圆柱 密封性好 人体皮肤 圆柱面压 固定器 可粘贴 圆柱面 粘贴面 并发症 底面 渗液 施压 愈合 感染 防治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穿刺置管术后防渗漏装置及其创口压堵器,包括薄膜材料制成的薄膜敷贴,薄膜敷贴底面为可粘贴于人体皮肤上的粘贴面,薄膜敷贴顶面设有压于薄膜敷贴上的、圆柱形的压堵器,压堵器的圆柱面压于薄膜敷贴顶面,压堵器的圆柱面成光滑设置,所述压堵器上固定有将压堵器的光滑圆柱面呈一定压力的压于薄膜敷贴覆盖创口处且将压堵器固定于人体上的施压固定器。具有创口密封性好,防渗漏效果好的优点,可明显减少渗液,防让感染,促进愈合,防治并发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的是腹腔穿刺置管术后防渗漏处理器械。
背景技术
由于肝硬化,肿瘤等疾病所导致的腹腔积液,在治疗上通常通过腹腔穿刺并置管引流腹水以降低腹部张力或协助诊断。拔管后常有腹水从穿刺点渗出,其原因主要由于腹腔穿刺刺置管后窦道形成,拔管后出现渗液;腹内压高、腹壁脂肪层薄,机体抵抗力差,出现水渗漏漏现象。现有临床上保护穿刺刺点的方法是用无菌纱布覆盖后胶布固定,经多年的临床护理经验,现有这种固定方法存在着许多弊端,如穿刺刺点的密闭性不不够,易易造成感染;液体渗出,污染患者的衣物、被服,影响患者的舒适度;胶布黏性过强,有腹水的患者腹壁很薄,撕拉时易造成皮肤破损;胶布黏性较差,无法很好地固定纱布,穿刺刺点易易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创口密封性好,防渗漏效果好的腹腔穿刺置管术后防渗漏装置,可明显减少渗液,防让感染,促进愈合,防治并发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腹腔穿刺置管术后防渗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材料制成的薄膜敷贴,薄膜敷贴底面为可粘贴于人体皮肤上的粘贴面,薄膜敷贴顶面设有压于薄膜敷贴上的、圆柱形的压堵器,压堵器的圆柱面压于薄膜敷贴顶面,压堵器的圆柱面成光滑设置,所述压堵器上固定有将压堵器的光滑圆柱面呈一定压力的压于薄膜敷贴覆盖创口处且将压堵器固定于人体上的施压固定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采用薄膜敷贴贴于人体皮肤表面并将腹腔穿刺创口覆盖,使得腹腔穿刺创口处皮肤表面上具有光滑面,同时对创口处实现预密封,之后将压堵器的圆柱面压于薄膜敷贴对应创口位置,压堵器在施压固定器作用下对创口处施加压力,人体皮肤在加压过程中能够产生与压堵器圆柱面相适应的凹陷,而创口处皮肤贴有薄膜敷贴,即薄膜敷贴更好的贴于人体皮肤上且随人体皮肤更好的贴合于压堵器圆柱面上,实现良好的创口封堵密封效果,可明显减少渗液,防让感染,促进愈合,防治并发症。
优选的,所述施压固定器为底面具有黏贴层的、可拉伸延展的薄膜。该结构设计下,施压固定器采用可黏贴、可拉伸延展的薄膜设计,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其可延展性质能够对施压固定器提供良好的压力。
优选的,所述施压固定器的边缘长出所述薄膜敷贴边缘。该结构设计下,施压固定器能够覆盖于薄膜敷贴上,且施压固定器的边缘与人体皮肤形成黏贴,从而达到更好的黏贴牢固度。
优选的,所述压堵器的轴向两端部端面为球面状且与压堵器的圆柱面平滑过渡连接。该结构设计下,压堵器的轴向两端部端面能够与人体皮肤更好的贴合,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创口密封性好,防渗漏效果好的用于腹腔穿刺置管术后封堵的创口压堵器,包括有压堵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堵器本体为圆柱形,压堵器的圆柱面成光滑设置。该结构设计下,采用表面光滑的圆柱面实现对创口封堵施压,圆柱面对创口更好施压,同时人体皮肤在加压过程中能够产生与压堵器圆柱面相适应的凹陷,提高封堵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腹腔穿刺置管术后防渗漏装置结构示意图(未使用状态);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压堵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未经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316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识输液贴
- 下一篇:串叶状防脱落固定胶带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