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沥水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8636.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1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殷林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加益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215141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沥水 硅胶环 锅盖本体 锅体 本实用新型 圆周外壁 防烫环 上端 包覆 锅具 对位问题 锅具结构 开口内壁 出水槽 凸起环 下端面 锅盖 延伸 上套 水口 烫手 压出 紧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沥水锅具,包括锅盖本体和锅体,所述锅盖本体的圆周外壁上套装有硅胶环圈,硅胶环圈上端延伸有包覆锅盖本体的防烫环区,硅胶环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对应锅体的开口内壁紧贴的凸起环条,所述硅胶环圈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出水槽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沥水锅具结构设计合理,在锅体上不需要再压出水口,解决了沥水时锅体、锅盖对位问题,方便使用,硅胶环圈上端延伸有包覆锅盖本体的防烫环区,在沥水时能够防止烫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沥水锅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沥水盖以不锈钢材质为主,需配置高脚的不锈钢边,在再不锈钢边上冲漏水孔,同时需在锅身对于位置压出出水嘴。存在以下2点主要缺点:
1.沥水时需将锅身出水孔位置与锅身出水嘴位置对齐;
2.沥水时手压在锅盖不锈钢边的非常的烫;
如何有效地避免了以上两个缺陷,实现了沥水不需要对位置,方便操作且不烫手,成为本申请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水锅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沥水锅具,包括锅盖本体和锅体,所述锅盖本体的圆周外壁上套装有硅胶环圈,硅胶环圈上端延伸有包覆锅盖本体的防烫环区,硅胶环圈的下端面设置有与对应锅体的开口内壁紧贴的凸起环条,所述硅胶环圈的圆周外壁上开设有出水槽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槽结构采用弧面型出水槽,弧面型出水槽包括开设在凸起环条外壁上的第一弧面槽和开设在硅胶环圈下端面外圈的第二弧面槽,第一弧面槽与第二弧面槽相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环圈上端的防烫环区对应弧面型出水槽开设有弧形沥水标记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水槽结构采用多个均匀分布的缺口出水槽,缺口出水槽包括开设在凸起环条外壁上的多个第一缺口条槽和开设在硅胶环圈下端面外圈的第二缺口条槽,第一缺口条槽与第二缺口条槽一一对应并相贯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环圈上端的防烫环区对应缺口出水槽分布开设有圆形沥水标记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硅胶环圈的圆周外壁上还对称设置有与锅体把手对应的沥水压手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锅盖本体上还固定安装有盖把手组件,所述盖把手组件包括锅盖手柄、连接片、垫片以及螺母,所述连接片的一端与锅盖手柄下端面固定,连接片的另一端设置有一组穿过锅盖本体、垫片的螺栓头,螺栓头端部套装有将垫片抵压在锅盖本体下端面的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沥水锅具,在锅体上不需要再压出水口,解决了沥水时锅体、锅盖对位问题,方便使用,硅胶环圈上端延伸有包覆锅盖本体的防烫环区,在沥水时能够防止烫手。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沥水锅具中锅盖本体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沥水锅具中锅盖本体的左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沥水锅具中锅盖本体的右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沥水锅具安装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盖本体,2-硅胶环圈,21-凸起环条,22-沥水压手面,3-弧面型出水槽,31-第二弧面槽,32-第一弧面槽,33-弧形沥水标记槽,4-缺口出水槽,41-第二缺口条槽,42-第一缺口条槽,43-圆形沥水标记槽,5-盖把手组件,51-锅盖手柄,52-连接片,53-垫片,54-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加益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加益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8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