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补焊篷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27459.4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58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吴欣航;朱才科;朴泷;王文学;张兴致;魏军;徐旭锋;桑巍;吴松贵;任立纯;潘兆良;张明;瞿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鑫重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101/06 |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 地址: | 31605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支架 补焊 转盘 电缆 电机 篷车 收放 本实用新型 电机驱动 人工成本 支撑梁 焊接辅助设备 水平向移动 电缆缠绕 工作效率 人工操作 支撑作用 转盘转动 移动相 松开 缠绕 转动 供电 移动 支撑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补焊篷车,属于焊接辅助设备领域,针对现有补焊设备需人工收放电缆造成人工成本高的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补焊篷车,包括起支撑作用的主支架,以及设置在主支架上的支撑梁,还包括设置在主支架上的转盘,所述主支架被第一电机驱动而水平向移动,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自动补焊设备,所述转盘作为缠绕供电用的电缆的载体,所述转盘被第二电机驱动而转动,使电缆缠绕在转盘上或松开转盘,实现收放电缆,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配合使用,使得转盘转动与主支架移动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配合使用,保证电缆的收放与主支架移动同步,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焊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补焊篷车。
背景技术
在大直径钢管的制备过程中需要使用焊接装置,由于制备大直径钢管的钢板厚度较大,需要钢管外侧进行补焊以保证钢管的质量。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补焊方式,但需要补焊的位置不同,需要人工搬运补焊设备以适应不同的焊接位置,这十分费时费力。采用自动补焊设备可降低焊接难度并节省焊接成本,自动补焊设备需要电缆供电,但电缆不能自动收放,需要人工操作,且电缆长度长,容易打结,需多人配合才能完成电缆的铺设和回收,这导致人工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种设备,能够自动收放电缆,以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人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补焊设备需人工收放电缆造成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补焊篷车,其上设有用于承载补焊设备的支架,以及用于缠绕电缆的转盘,来节约人工成本、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补焊篷车,包括起支撑作用的主支架,以及设置在主支架上的支撑梁,还包括设置在主支架上的转盘,所述主支架被第一电机驱动而水平向移动,所述支撑梁用于支撑自动补焊设备,所述转盘作为缠绕供电用的电缆的载体,所述转盘被第二电机驱动而转动,使电缆缠绕在转盘上或松开转盘,实现收放电缆,所述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配合使用,使得转盘转动与主支架移动相适应。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直径钢管的补焊,自动补焊设备设置在待补焊钢管的上方,第二电机与第一电机配合使用,保证电缆的收放与主支架移动同步,可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并降低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移动的方向与转盘收放电缆的方向一致,以防止主支架的移动被电缆的干扰并减少电缆打结。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上设有一顶板和两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侧板位于主支架的侧面,且两侧板设置的方向与所述主支架移动的方向平行,所述顶板位于主支架的顶部,与两侧板围成一防护空间,所述支撑梁位于防护空间内,使得自动补焊设备处于防护空间内,待焊钢管位于支撑梁下方、两侧板之间,并与两侧板平行布置。这一设置可防止自动补焊设备裸露在外、直接被风吹雨淋而生锈。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向其中一个侧板倾斜布置,所述顶板上设有多个导流槽,起到导流作用,将顶板上的雨水向下导出,在起到防雨效果的同时避免积水。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的下部设有支撑平台,所述转盘通过一支座设置在支撑平台上,所述支座上设有支轴,所述转盘连接在支轴处并能绕支轴竖向转动,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支座上。转盘设置在支撑平台上,使得转盘重心在主支架上处于较低的位置,这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平台上还设有限位架,用于承载手动焊接装置及控制装置,这一设置便于手动焊接装置能够被快速取用。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侧板挡在支撑平台的外侧,使得支撑平台处于防护空间内,以防护支撑平台,可防止支撑平台被风吹雨淋而生锈。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侧板位于支撑平台的上方,使支撑平台处于开放的空间中,所述转盘位于支撑平台的外侧,使得转盘处于开放的空间内,在维修和更换转盘时具有较为宽松的操作空间,便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鑫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鑫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74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推动气缸的铝焊用夹具
- 下一篇:一种双机器人式滚筒自动焊接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