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性分体式内窥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5224.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林钢;华立芳;王磊;俞国良;陈尧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 |
代理公司: | 33295 杭州知见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黄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部 内窥镜 转接 先端部 本实用新型 图像传感器 转接电路板 分体式 弯曲部 芯片盒 软性 图形处理芯片 可拆卸连接 交叉感染 图像转换 医用手术 有效解决 控制器 痛苦 抛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术镜。软性分体式内窥镜,包括先端部、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插头部,所述的插头部通过转接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的先端部内设有图像传感器,所述的转接部内设有芯片盒,在所述的操作部上设有转接电路板,所述的图像传感器将图像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通过操作部上的转接电路板输送至芯片盒内的图形处理芯片内,所述的插头部与所述的转接部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的先端部、弯曲部、插入部、操作部和插头部为一次性使用构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抛弃成本低、有效解决交叉感染,插入痛苦小的软性分体式内窥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窥镜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插入痛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手术镜,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的电子内窥镜。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内窥镜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由设置在操作部前端的插入部、弯曲部和前端部组成,其中插入部、弯曲部和前端部合称为插入管。经人体的天然孔道,或者是经手术做的小切口进入人体内;使用时将内窥镜的插入管导入预检查的器官,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
现有的医用内窥镜是重复使用的,其价格昂贵,一条内窥镜的售价高达30万元人民币左右。由于需要重复使用,为避免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每条内窥镜在使用后都必须经过严格而复杂的消毒程序。根据卫生部颁布的相关消毒技术操作规范,一条内窥镜在使用后需要经过6~10个步骤的清洗和消毒处理,耗时至少20分钟。为减轻病人的痛苦,让患者更好更快的恢复,医疗器械不断向着小而精的方向发展,对于医疗内窥镜领域,对于插入人体的医疗器械部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插入管越细越好、图像要求更加清晰、功能越加齐全等。但是,内窥镜中有些不可缺少的部件,做的越细小,也导致其更容易损坏。比如CMOS图像传感器,受到外力震动容易被损坏;再比如弯曲部,操作者使用不当就有可能被折断,而这些部件一旦有所损坏,整只内窥镜不能使用,维修费高。进口产品价格非常高,国际品牌如奥林巴斯、STORZ的内窥镜价格都在几十万以上,关键部件也极容易被损坏,甚至重复使用后的清洗、消毒等都会对内窥镜有所损伤。
后来逐渐出现了一次性产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201110056640.0”公开了“一种净化式医用内窥镜”,其结构是:包括有内窥镜软性总体外壳,内窥镜软性总体外壳内设置有内窥镜主体,内窥镜主体由医用树脂材料将成像镜头组件、LED光源和光纤导光束、电源线和信号线包箍在一起,内窥镜主体内设置有各种通道。
上述技术存在以下问题:整体采用医用树脂或软性材料制成,其刚性差,在使用时,并不能直达患处,并且弯曲角度小,适用范围窄。内窥镜主体和内窥镜软性总体外壳仍需消毒灭菌,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次性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抛弃成本低、有效解决交叉感染,插入痛苦小的软性分体式内窥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内窥镜的结构复杂,成本高,插入痛苦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好克光电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5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精准测量病灶大小的消化内镜工具
- 下一篇:一种半软式纵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