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钢管生产用耐高温钢管夹钳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5184.0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5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养社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派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B66C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33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杆 活动板 电动伸缩杆 下端侧壁 转动连接 钢管 本实用新型 侧壁 夹钳 耐高温钢管夹钳 耐高温涂料层 夹板 复合钢管 倾斜设置 上端侧壁 伸缩机构 使用寿命 夹板夹 压板压 掉落 两组 竖直 压板 贯穿 保证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钢管生产用耐高温钢管夹钳,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贯穿基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侧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杆,所述基座的下端侧壁转动连接有两组摆动杆,每组两个所述摆动杆分别位于活动板的两侧,所述摆动杆的侧壁与连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侧壁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有压板。本实用新型利用电动伸缩杆带动摆动杆和夹板夹持住钢管两侧的同时,也利用压板压住钢管,保证钢管不会从夹钳上掉落,另外通过耐高温涂料层可以保护夹钳,延长其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钢管生产用耐高温钢管夹钳。
背景技术
复合钢管含碳量高、耐冲击、热膨胀率低、耐压、耐高温,安装成熟,规格齐全,已有不少厂家生产的双金属复合管广泛应用于油田、化工、电力等工业领域,其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也更加明显。
在钢管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钢管夹钳来移动钢管的位置,但是现有的钢管夹钳紧紧夹住钢管的两侧,这样在移动过程中钢管也会晃动,会从钢管夹钳上掉落,导致钢管摔坏或者砸伤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复合钢管生产用耐高温钢管夹钳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钢管夹钳夹住钢管的两面固定不牢,钢管会晃动掉落,导致钢管摔坏或者砸伤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复合钢管生产用耐高温钢管夹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钢管生产用耐高温钢管夹钳,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上端侧壁竖直设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贯穿基座,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两侧侧壁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倾斜设置的连杆,所述基座的下端侧壁转动连接有两组摆动杆,每组两个所述摆动杆分别位于活动板的两侧,所述摆动杆的侧壁与连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侧壁通过伸缩机构连接有压板,所述夹板的侧壁设有耐高温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限位杆,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侧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底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下方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为中空结构,所述限位杆贯穿活动块的上端侧壁,所述限位槽的底壁通过弹簧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压板。
优选的,位于活动块中的所述限位杆与活动块的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活动块的两侧侧壁与限位槽的侧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夹板分别位于压板的两侧对称设置,且夹板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下端侧壁为凹面,且压板的凹面设有耐高温涂料层。
优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上设有隔热罩,且隔热罩上涂覆有防腐蚀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电动伸缩杆下降从而带动连杆和摆动杆移动,使夹板夹住钢管的同时,活动板也会带动压板下降,压住钢管,这样通过两个以上的面来固定住钢管,具有更好的固定作用,保证移动过程中不会掉落下来,另外,耐高温涂料层可以保护夹钳不被高温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2、利用活动块沿着限位杆移动,并压缩弹簧,这样在可以使压板对钢管起到良好夹持作用的同时,避免压板压力过大使钢管产生形变,保证钢管的品质,另外,通过滑动连接的限位杆和活动块,可以避免活动块发生倾斜,进而保证钢管不会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复合钢管生产用耐高温钢管夹钳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派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泉州派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51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