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药煎药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25038.8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31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董建娜 |
| 地址: | 712046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 煎药 装置 | ||
中药煎药装置,包括桶体,桶体下端开口,桶体内中间固定安装横板,横板中间开设通孔,通孔内通过轴承活动安装第一竖管,第一竖管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第二竖管,第一竖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套装第三套管,第二竖管靠近第一竖管的一端外周固定套装棘轮,两个棘轮的安装方向相反,第三套管内端铰接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棘齿,铰接轴上安装扭簧,棘齿与对应的棘轮啮合配合,第二竖管上均通过轴承套装套环,套环与桶体内壁之间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上部的第二竖管内设有竖杆,竖杆的上端与桶体内顶部固定连接,竖杆的下端外周设有数根竖轴,竖轴中间位置均通过轴承套装安装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化高,可以自动切割药材,使用方便,煎药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煎药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中药煎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医学的发展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中药汤剂是中药的剂型,标本兼治,疗效好,应用广泛。但是,制取汤药比较复杂,开方,选药,配药,煎药等环环相扣。而规范的煎药方式,则是药效的重要保障。
规范的传统煎药方法可最大程度保持药效,为人们的治病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传统的煎煮方式对于用药者或医院而言有诸多不便之处,另外在煎煮过程中,如果采取方式不当可能会导致服副作用的出现。传统的中药煎药装置多数是人工操作,人工操作的耗时较长,占用人力较重,且人工操作相较于机械加工自动化程度较低,容易产生误操作且不易发现煎药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煎药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中药煎药装置,包括桶体,桶体下端开口,桶体内中间固定安装横板,横板中间开设通孔,通孔内通过轴承活动安装第一竖管,第一竖管的上下两端对称设置第二竖管,第一竖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套装第三套管,第二竖管靠近第一竖管的一端外周固定套装棘轮,两个棘轮的安装方向相反,第三套管内端铰接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棘齿,铰接轴上安装扭簧,棘齿与对应的棘轮啮合配合,第二竖管上均通过轴承套装套环,套环与桶体内壁之间均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上部的第二竖管内设有竖杆,竖杆的上端与桶体内顶部固定连接,竖杆的下端外周设有数根竖轴,竖轴中间位置均通过轴承套装安装套,安装套侧部与竖杆侧部之间均通过第一横杆固定连接,竖轴的上下两端外周均固定安装数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刀片,上部的第二竖管内部通过支架固定安装第一环形齿条,第一环形齿条的齿朝内,竖轴上对应第一环形齿条的位置均固定安装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环形齿条啮合配合,横板上固定安装竖向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第二齿轮,第一竖管上固定安装第二环形齿条,第二齿轮与第二环形齿条啮合配合,下部的第二竖管下端设有锥形帽体,锥形帽体的尖端朝上,桶体的下端设有储药罐,储药罐的上端与桶体的下端接触配合,储药罐的上端设有锥形过滤管,锥形过滤管的小直径端朝上并与锥形帽体的下端固定连接,锥形过滤管的下端与储药罐上端内圈固定连接,锥形帽体的内壁上固定缠绕有电热丝,下部的第二竖管下端与锥形帽体的侧面接触配合,桶体下端侧部与储药罐侧部之间通过数根均匀分布的液压杆固定连接,桶体顶面开设数个加料口。
如上所述的中药煎药装置,所述的加料口的上部配合安装盖板。
如上所述的中药煎药装置,所述的第一竖管上端内部固定安装数根均匀分布的第二刀片,第二刀片为横向。
如上所述的中药煎药装置,所述的锥形帽体的上部设有数根搅拌杆,搅拌杆固定安装在下部的第二竖管的内壁上。
如上所述的中药煎药装置,所述的储药罐侧部设有药液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中医药大学,未经陕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50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