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4546.4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3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谢超;姜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1 | 分类号: | G06F3/0481;G06F3/0487;G06F3/14;G02B27/42;G02B27/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9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栅板 显示屏 光栅层 红外线人体感应器 本实用新型 光栅 车载影音 分屏显示 电性连接 分屏模式 副驾驶座 两端设置 内部设置 驱动装置 正常模式 自动切换 输出端 输入端 中控台 嵌设 连通 错位 智能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包括中控显示屏,所述中控显示屏的内侧设置有光栅层,所述中控显示屏嵌设于中控台的一侧,且所述中控显示屏输入端与设置于中控台上的红外线人体感应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光栅层包括第一光栅板及位于第一光栅板底部的第二光栅板,所述光栅层的两端设置有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在中控显示屏的内部设置由第一光栅板和第二光栅板构成的光栅层,通过将第一光栅板与第二光栅板之间产生错位,从而使得第三光栅与不同的光栅连通,从而实现分屏模式与正常模式的切换,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根据副驾驶座为是否有人而自动切换,无需手动,更加智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媒体播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的原理是通过在同一屏幕发射两个视频信号,同时根据驾驶者与前排乘客的角度不同,配备不同的滤镜,可以将其中的一个信号过滤掉,来达到在某一位置显示一个画面的效果。而且这两幅画面的方向性比较强,这样不同座位上的人才可以各取所需,互不干扰。但是只有少部分的高端车型上面配备有分屏显示系统,并且在需要进行分屏显示时,往往使用者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导致功能无法及时有效的展现。同时由于在光栅板上对光栅上设置倾斜的斜向槽,使得显示器的性能相对原先有所降低。专利文献CN202911660U提供的产品采用的就是交错倾斜的原理,也没有改变显示器性能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影音分屏显示系统,包括中控显示屏,所述中控显示屏的内侧设置有光栅层,所述中控显示屏嵌设于中控台的一侧,且所述中控显示屏输入端与设置于中控台上的红外线人体感应器输出端电性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光栅层包括第一光栅板及位于第一光栅板底部的第二光栅板,所述光栅层的两端设置有驱动装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光栅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水平且相互平行的第一光栅,且以相连续的三个所述第一光栅构成一个光栅组,且在光栅组之间还设置有第二光栅,且位于光栅组中两侧的第一光栅上均设置有多个斜向槽,且斜向槽分别为左倾斜和右倾斜,第二光栅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水平且相互平行的第三光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三光栅和第一光栅匹配,所述第三光栅之间的间距与光栅组中位于两侧的第一光栅的间距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器的数量为一个,且所述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朝向副驾驶位置所在的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内侧且分别与第一光栅板和第二光栅板匹配的电动轨道,所述电动轨道分别与第一光栅板和第二光栅板的两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红外线人体感应器检测副驾驶座是否有人,在无人状态时,中控显示屏不开启分屏模式,当检测到副驾驶座有人,则开启分屏模式,从而使得分屏模式无需手动开启,且中控屏始终不影响驾驶者的使用,保证驾驶安全,和使用方便。
2、中控显示屏内部的光栅层采用两层光栅板,第一层光栅用于切换分屏和正常模式的,第二光栅板用于对光的衍射,降低重影,在正常使用时,第一光栅板和第二光栅板为如图3所示位置,此时光栅为竖直状态,无分屏;第一光栅板和第二光栅板为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第一光栅板和第二光栅板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错位,第二光栅分别与位于光栅组中两侧的第一光栅对接,在第一光栅上斜向槽的作用下实现分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晶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4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触摸屏的外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温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