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双通道恒定泄气量的无创通气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24366.6 | 申请日: | 2018-1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29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黄桃;徐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图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3 | 代理人: | 蒋国荣 |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罩本体 呼气通道 通气面罩 吸气通道 双通道 泄气量 无创 恒定 下边缘 中轴线 本实用新型 独立分布 设计平台 恒定的 呼气阀 呼吸机 呼吸肌 面罩 功耗 呼气 死腔 氧合 正压 拮抗 通气 呼吸 对抗 重复 应用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双通道恒定泄气量的无创通气面罩,所述的无创通气面罩包括面罩本体、吸气通道、呼气通道;所述的吸气通道的中心位于面罩本体的中轴线上,且吸气通道的中心至面罩本体下边缘长度为整个面罩本体高度的1/2‑1/6;所述的呼气通道的中心位于面罩本体的中轴线上,且呼气通道的中心至面罩本体下边缘长度为整个面罩本体高度的1/4‑3/4。其优点表现在:通过设计双通道独立分布,解决了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中面罩内死腔效应及CO2重复呼吸的问题,同时可解决呼气时对抗呼吸机基础气流而额外增加呼吸肌功耗的问题;通过设计平台型呼气阀,具有相对恒定的泄气量,有利于提高患者氧合和减少人机拮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多功能双通道恒定泄气量的无创通气面罩。
背景技术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 指通过鼻罩、口鼻面罩等无创的方式与患者相连接而进行的辅助正压机械通气。NPPV已广泛应用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但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时,常因面罩内存在明显的死腔气体量,导致显著的CO2重复呼吸和较高的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 CO2潴留水平,从而影响NPPV治疗效果。
首先,尽管目前在解决NPPV应用中CO2重复呼吸的问题方面取得了部分成效,但现有研究成果对面罩内CO2的清除效果并不理想。为此,通过仔细分析呼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呼吸回路与患者的连接方式,发现呼气阀传统安装部位是在呼吸机管道和面罩之间,此安装方式使面罩内(一般中等型号的口鼻面罩死腔容量约250ml,鼻罩的死腔容量约为105ml)存在明显的死腔气体。
其次,患者需要对抗呼吸机基础气流(在呼气后期呼吸机回路维持一个持续气流即为基础气流,以协助吸气触发等)的阻碍才能呼出气体。不仅导致 CO2重复呼吸的增加,也增加了患者呼气时呼吸肌功耗。
另外,患者戴上面罩呼吸的过程中,患者的进气量和呼气量是一个动态过程,由于存在压力的影响,面罩泄气量随着面罩内的压力增大而增高,现有技术中的面罩不能提供一个恒定的泄气量。
同时,如果为了减少面罩内死腔气体量,呼气阀漏气量过大,超过呼吸机漏气补偿量(目前临床常用的Philips V60、Bi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漏气补偿量为60L/min)将影响患者触发、呼吸回路预置压力水平的实现,从而导致人机不同步、通气效果降低、影响患者氧合改善及感觉不适等。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解决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中面罩内死腔效应、CO2重复呼吸及呼气时额外增加呼吸肌功耗的问题而不影响患者氧合改善的技术手段。为此,本申请发明了具有多功能双通道恒定泄气量的无创通气面罩,而关于这种无创通气面罩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中面罩内死腔效应、CO2重复呼吸的问题,同时解决呼气时对抗呼吸机基础气流而额外增加呼吸肌功耗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中确保患者氧合改善和减少人机拮抗的情况下解决面罩内死腔效应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4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