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润滑的堆垛机载货台侧轮轴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3432.8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2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刘爱民;陈玉林;董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02 | 分类号: | F16C3/02;F16C35/00;F16N9/02;F16N1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宗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3 | 代理人: | 王漪文 |
地址: | 300382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轮轴 轴承 第二腔室 本实用新型 第一腔室 出油孔 储油室 堆垛机 分隔板 载货台 中轴线 内壁 油嘴 均匀开设 石墨涂层 使用寿命 周向均布 轴向方向 出油管 缓冲部 加油室 入口处 输出端 研磨辊 碎屑 外壁 油孔 油污 左端 分隔 磨损 上铺 转动 阻隔 相通 室内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润滑的堆垛机载货台侧轮轴,包括侧轮轴本体、安装在侧轮轴本体左端的轴承,轴承的内壁设有油孔;侧轮轴本体的外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两条沟槽,侧轮轴本体的左端设有油嘴,侧轮轴本体内沿其中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分隔板将第一腔室分隔为储油室、加油室,储油室的输入口处设有一阻隔球,分隔板上沿其中轴线周向均布至少四个出油孔,出油孔内设有缓冲部,第二腔室的内壁上铺设有一层石墨涂层,第二腔室内转动设有一研磨辊,第二腔室的输出端设有与沟槽相通的第二出油管。本实用新型降低碎屑、油污与杂质在轴承与侧轮轴本体间而造成轴承与侧轮轴本体的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润滑的堆垛机载货台侧轮轴。
背景技术
载货台共八个侧导轮,每次点检润滑时都需要将八个侧导轮完全拆除,首先需拆除侧导轮轴固定螺丝,取出侧导轮轴,去掉轴颈卡簧,将轴与轴承分离,最后通过轴承加油孔给轴承加润滑油,操作耗时费力,严重影响设备运行效率,而且轴承与侧轮轴之间容易积存碎屑、油污与杂质等极易造成轴承与侧轮轴本体的磨损,使用寿命随之降低。
因此,基于这些问题,提供一种降低碎屑、油污与杂质在轴承与侧轮轴本体间而造成轴承与侧轮轴本体的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的便于润滑的堆垛机载货台侧轮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低碎屑、油污与杂质在轴承与侧轮轴本体间而造成轴承与侧轮轴本体的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的便于润滑的堆垛机载货台侧轮轴。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润滑的堆垛机载货台侧轮轴,包括侧轮轴本体、安装在侧轮轴本体左端的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壁设有油孔;
所述侧轮轴本体的外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至少两条沟槽,所述侧轮轴本体的左端设有油嘴,所述侧轮轴本体内沿其中轴线方向依次设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所述油嘴与第一腔室之间通过进油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内密封连接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第一腔室分隔为储油室、加油室,所述储油室的输入口处设有一阻隔球,所述阻隔球与分隔板之间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所述分隔板上沿其中轴线周向均布至少四个出油孔,所述出油孔内设有缓冲部,所述加油室的输出端设有与沟槽相通的第一出油管;
所述第二腔室呈圆柱体结构,所述第二腔室的内壁上铺设有一层石墨涂层,所述第二腔室内转动设有一研磨辊,所述研磨辊的辊轴的中轴线与第二腔室的中轴线相重合,且所述研磨辊的辊轴的两端与第二腔室转动连接,所述研磨辊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研磨球容纳腔,所述研磨球容纳腔内设有一研磨球,所述研磨球与研磨球容纳腔之间通过伸缩弹簧相连,所述研磨球远离伸缩弹簧的一端与石墨涂层相接触,所述第二腔室的输出端设有与沟槽相通的第二出油管。
优选的,所述缓冲部的截面为直角梯形,所述缓冲部靠近进油管的一侧表面为斜面,所述缓冲部的长边端与出油孔靠近分隔板中轴线的一侧内壁固接,所述缓冲部的短边端与出油孔之间形成缓流通道。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轴向左端设有限位挡圈。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阻隔球在压力的作用下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此时润滑油可经进油管进入到第一腔室内,而不加油时,在复位弹簧弹力的作用下阻隔球被紧紧地压紧于进油管的输出端,继而防止第一腔体内的润滑油发生倒流,而造成润滑油的浪费,通过油嘴加油操作方便、省时省力。
2.本实用新型中,储油室内用于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当侧轮轴本体转动的过程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储油室内的润滑油一部分经缓冲部缓冲后缓慢的通过缓流通道流出,可减少润滑油流出的量,既能保证润滑效果,又能防止润滑油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34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