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风电设备润滑油在线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2238.8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78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雷;李蛟;叶毓苍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康保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电智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0 | 分类号: | G01N33/30 |
代理公司: | 11210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磊 |
地址: | 075000 河北省张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油通道 监测管 颗粒计数传感器 恒温测试 润滑油 油泵 润滑油品质 出油通道 电控单元 依次设置 电磁阀 传感器 加温 消泡 连通 在线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 风电设备 提高装置 并联 加热 监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风电设备润滑油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电控单元、进油通道和与进油通道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通过两并联的第一监测管和第二监测管分别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上依次设置有油泵和加温消泡单元,所述第一监测管上依次设置有电磁阀和恒温测试腔,所述恒温测试腔内设有润滑油品质传感器,所述第二监测管上设置有颗粒计数传感器;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油泵、加温消泡单元、电磁阀、恒温测试腔、润滑油品质传感器和颗粒计数传感器连接;实现了对润滑油进行加热以降低粘度,同时,也能够有效消除润滑油中的气泡,保障颗粒计数传感器的准确工作,从而有效提高装置监测精度,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液检测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电设备润滑油在线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的主要润滑部位,用油量占风力发电机用油量的3/4左右;大量统计数字表明,齿轮箱故障的85%以上与润滑有关;由于齿轮箱安装在野外几十米高空,不便于进行油液取样离线分析的方法,因此,在线监测齿轮箱的润滑与磨损状况,预测磨损过程的发展,及时发现故障征兆及查明故障的原因,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预知性维修方式。
随着在线传感器的推出,国内也展开了风电变速器的磨损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加泵旁路循环的测试方法,但这些常规应用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由于风电齿轮油粘度比较大,泵循环系统气泡较多,无疑会对颗粒计数测量产生较大影响,甚至颠覆测量结果,导致测量准确性不高;其次,大量程的粘度传感器成本较贵,应用在风电系统性价比不高;因此行业内仍需要更为简便高效更为准确的监测技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使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风电设备润滑油在线监测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了一种风电设备润滑油在线监测装置,包括电控单元、进油通道和与进油通道连通的出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通过两并联的第一监测管和第二监测管分别与所述出油通道连通,所述进油通道上依次设置有油泵和加温消泡单元,所述第一监测管上依次设置有电磁阀和恒温测试腔,所述恒温测试腔内设有润滑油品质传感器,所述第二监测管上设置有颗粒计数传感器;
所述电控单元分别与所述油泵、加温消泡单元、电磁阀、恒温测试腔、润滑油品质传感器和颗粒计数传感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进油通道上位于油泵与加温消泡单元之间设有与出油通道连通的支管道,所述支管道上设有安全阀。
优选的,所述第一监测管上靠近加温消泡单元一端设有第一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第二监测管上靠近加温消泡单元一端设有第二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恒温测试腔采用金属浴恒温腔。
优选的,所述恒温测试腔内油液恒温控制范围为80~90℃。
优选的,所述润滑油品质传感器为至少对温度、粘度、密度和介电常数中两种参数进行测量的复合传感器或组合式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加温消泡单元包括螺旋除泡器和设置于螺旋除泡器内的温控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温控单元设置于螺旋除泡器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除泡器和温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控单元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风电设备润滑油在线监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康保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电智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康保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中电智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22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