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2103.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00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宋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7/32 | 分类号: | H01J37/32;H01L21/6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王冰冰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极 底端 装配 电极芯 本实用新型 绝缘套筒 尖头部 止动环 电源接入点 电极芯轴 结构装配 连接电源 依次连接 锥形设计 接电极 导电 链接 钨层 芯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电极结构,包括电极芯,所述电极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底端装配部、电极芯轴和尖头部,所述导电极结构还包括外套接电极芯轴的绝缘套筒和外套接底端装配部及绝缘套筒的止动环,所述止动环的底端设有用于使底端装配部连接电源的电源接入点。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极结构装配相对较简单;电极芯的尖头部采用锥形设计,便于链接导电钨层,底部设计为T型结构,便于装配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干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干刻下电的电极板为复合材料,其表面材料为第一绝缘层,中间材料为钨(W)层,底部材料为第二绝缘层,总计分为三层,基板材料为铝基板。为了满足使用需求,在电极板内需要增加核心导电极结构来满足产品在干刻机内部正常工作。目前的导电极结构设置不合理,装配较困难,绝缘性能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电极结构,目的是便于装配,提升绝缘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导电极结构,包括电极芯,所述电极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底端装配部、电极芯轴和尖头部,所述导电极结构还包括外套接电极芯轴的绝缘套筒和外套接底端装配部及绝缘套筒的止动环,所述止动环的底端设有用于使底端装配部连接电源的电源接入点。
所述尖头部为锥形尖头。
所述锥形尖头的锥角为80-90度。
所述底端装配部包括连接部和凸起部,且连接部和凸起部一体成型为T型结构,所述连接部背离凸起部的一侧面与电极芯轴连接。
所述绝缘套筒通过设置中间通孔外套接电极芯轴。
所述绝缘套筒的底部设有限位台阶。
所述止动环内设有安装绝缘套筒和所述底端装配部的阶梯孔。
所述绝缘套筒为凸形绝缘套,所述阶梯孔为四个,四个阶梯孔分别为安装绝缘套筒的第一阶梯孔、安装连接部的第二阶梯孔、安装凸起部的第四阶梯孔和设于第二阶梯孔与第四阶梯孔之间的第三阶梯孔,第一阶梯孔、第二阶梯孔、第三阶梯孔和第四阶梯孔同轴设置且内径依次减小。
所述止动环的底端均布有多个法兰螺栓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极结构装配相对较简单;电极芯的尖头部采用锥形设计,便于链接导电钨层,底部设计为T型结构,便于装配固定;绝缘套筒的限位台阶便于装配时限位,中间通孔便于电极芯轴穿过,起到良好的绝缘性能;止动环的阶梯孔设置,便于装配组合,在绝缘套筒与止动环的装配根部有陶瓷胶水溢流槽,可防止因涂抹胶水凝固后膨胀开导致止动环不易装配的情况。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电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绝缘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止动环的正视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电极芯,11、电极芯轴,12、尖头部,13、连接部,14、凸起部,2、绝缘套筒,3、止动环,31、第一阶梯孔,32、第二阶梯孔,33、第三阶梯孔,34、第四阶梯孔,4、电源接入点,5、法兰螺栓孔,6、溢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通潮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21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真空腔体
- 下一篇:一种自由基光产物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