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同步WIFI透传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1188.1 | 申请日: | 2018-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8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新概念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3/40 | 分类号: | G06F13/40;H04B1/40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王晓青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单片机 同步时钟信号 同步采集 并联 透传 通信模块连接 通信设备领域 本实用新型 通讯收发器 差分传输 降压模块 模块连接 输入电源 通信连接 通信模块 信号采集 多设备 电源 输出 | ||
一种同步WIFI透传模块,涉及通信设备领域。用于实现PC端与多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单片机、WIFI模块、输入电源、电源降压模块、RS422串口通信模块、同步时钟信号模块,单片机通过WIFI模块连接PC端,所述单片机通过RS422串口通信模块连接相互并联的多台终端设备,所述单片机通过同步时钟信号模块连接有相互并联的多台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同步时钟信号模块,当需要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同步采集时,PC端发出命令,使单片机产生一个同步时钟信号,由型号为MAX3490的通讯收发器,以差分传输的方式输出给与之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多设备的同步采集,从而有效提高了信号采集时的数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同步WIFI透传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PC端通过WIFI模块与终端设备实现无线通讯连接,WIFI模块作为PC控制端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中转。在工控应用中,经常需要采用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同步采集,这里的同步采集,不仅要求终端设备所有测试通道在同一时刻开始采集,而且要求所有采集通道共用一个时钟信号。
现有的WIFI模块与各个终端设备之间只有基本的串口通讯电路,缺少同步时钟信号传输电路,各个终端设备只能使用自身产生的时钟信号进行数据采集。即使硬件配置相同,各个终端设备之间的时钟信号仍存在相位差,从而导致信号采集时的同步精度差,数据存在误差。同时,在复杂的工控环境中,现有的WIFI模块还存在抗干扰能力差,供电方式单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同步WIFI透传模块,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同步WIFI透传模块,用于实现PC端与多台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WIFI模块、输入电源、电源降压模块、RS422串口通信模块、同步时钟信号模块,所述输入电源通过电压降压模块连接单片机、WIFI模块、RS422串口通信模块、同步时钟信号模块,所述单片机通过WIFI模块连接PC端,所述单片机通过RS422串口通信模块连接相互并联的多台终端设备,RS422串口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单片机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所述单片机通过同步时钟信号模块连接有相互并联的多台终端设备,同步时钟信号模块用于将单片机发送的同步时钟信号传送至多台终端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时钟信号模块采用型号为MAX3490的通讯收发器,同步时钟信号模块的1脚连接电压降压模块,同步时钟信号模块的3脚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同步时钟信号模块的5脚和6脚分别连接并联的多台终端设备的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RS422串口通讯模块采用型号为SP3073E的通讯收发器,所述RS422串口通讯模块的5脚连接单片机的数据输出端,9脚、10脚连接多台终端设备的数据输入端,RS422串口通讯模块的11脚、12脚连接多台终端设备的数据输出端、2脚连接单片机的数据输入端,RS422串口通讯模块的3脚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并通过电阻R2接地、4脚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并通过电阻R3连接电压降压模块、14脚连接电压降压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一个同步时钟信号模块,当需要多个终端设备进行同步采集时,PC端发出命令,使单片机产生一个同步时钟信号,由型号为MAX3490的通讯收发器,以差分传输的方式输出给与之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多设备的同步采集,从而有效提高了信号采集时的数据精度;该WIFI模块与终端设备之间采用RS422通讯协议,数据收发采用差分传输方式,因此具有全双工,驱动能力强,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进一步地,单片机还连接有复位按钮以及调试接口,复位按钮以及调试接口分别连接电源降压模块。调试接口用于实现单片机程序的修改,复位按钮用于对单片机进行复位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新概念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新概念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11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设备
- 下一篇:USB设备的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