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20129.2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4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黄杰;方葵川;张初益;沈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方闻俊 |
地址: | 315314 浙江省慈***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定位孔 平板部 竖向 倾斜平板 上定位孔 衔接部 上下间隔设置 裂缝 下颌 骨头 钛基板 直型 横跨 内固定钛板 范围覆盖 交错位置 内固定 钛板 邻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包括钛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基板具有竖向平板部及倾斜平板部,竖向平板部的上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定位孔,竖向平板部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下定位孔,相邻的上定位孔和第一下定位孔之间的竖向平板部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一衔接部,其中最邻近第一下定位孔的上定位孔设置在竖向平板部和倾斜平板部的交错位置处,倾斜平板部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下定位孔,相邻的上定位孔和第二下定位孔之间的倾斜平板部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二衔接部。第一衔接部和第二衔接部互成一定角度,使两者之间形成一个空间,最终使得钛板沿骨头裂缝长度方向尽可能大范围覆盖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下颌髁突颈骨折时内固定的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
背景技术
下颌骨是颌面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容易遭受损伤,无论在平时或战时其损伤的发生率较高,居颌面骨骨折的首位。据国内外有关资料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占颌面损伤总数的25%~28%,而占颌面骨骨折的55%~72%。其中下颌髁突颈部的骨折占下颌骨骨折的21%,目前下颌髁突颈部位骨折均采用钛板固定,临床效果可靠。
现有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有钛基板1’,钛基板1’具有水平板部11’及位于水平板部11’的下端且侧向向下倾斜设置的倾斜板部12’,水平板部11’和倾斜板部12’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其中,水平板部11’上开有两个用以固定的上穿孔3’,倾斜板部12’上开有两个用以固定的下穿孔4’,上穿孔3’和下穿孔4’为供钛钉穿过的锥孔,上穿孔3’和下穿孔4’分成上下间隔设置的两组孔,且其中一个下穿孔4’位于水平板部11’和倾斜板部12’的交错位置处。固定时,两个上穿孔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颌髁突颈部位裂缝的上部,两个下穿孔通过螺钉固定在下颌髁突颈部位裂缝的下部,若裂缝较长,采用这种内固定钛板固定,不能在裂缝长度方向上较大范围的包覆,裂缝在长度方向上受力不平衡,不利于术后恢复,为保证固定效果,需采用两块现有的内固定钛板进行固定,如图5所示,又会导致需要空间过大,且需要8个螺钉固定,不利于手术、且易造成创伤面积过大,且延长固定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定位面积大、结构布局更为合理的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直型下颌髁突内固定钛板,包括钛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钛基板具有竖向平板部及从竖向平板部的中部一侧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平板部,竖向平板部的上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上定位孔,竖向平板部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下定位孔,相邻的上定位孔和第一下定位孔之间的竖向平板部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一衔接部,其中最邻近第一下定位孔的上定位孔设置在竖向平板部和倾斜平板部的交错位置处,所述倾斜平板部的下部设有多个彼此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二下定位孔,相邻的上定位孔和第二下定位孔之间的倾斜平板部构成横跨骨头裂缝的第二衔接部。
进一步改进,上述倾斜平板部的下部具有一进一步向下向外倾斜设置的倾斜固定部,所述倾斜固定部与第一衔接部之间的第一夹角大于所述第二衔接部与第一衔接部之间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二下定位孔设置在倾斜固定部上。该结构能增加内固定钛板的覆盖面积,使得固定更牢靠。
夹角太大不利于内固定钛板的固定,太小则会减少内固定钛板覆盖在下颌髁突颈部上的范围,作为优选,上述第一夹角为61~67°,最佳为64°,所述第二夹角为56~62°,最佳为59°。
作为优选,上述竖向平板部和倾斜平板部的外部衔接面及内部衔接面均为圆弧面。周缘呈圆弧过渡能更好保护皮肤组织。
作为优选,上述上定位孔、第一下定位孔和第二下定位孔均为上表面圆直径大于下表面圆直径的通孔。这样使用普通螺钉即可完成安装固定,使用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慈北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20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