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力鼻饲输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9743.7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95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史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11638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海燕<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蠕动 奶瓶 输奶管 胃管 本实用新型 驱动机构 流组件 驱动力 一次性 连通 组件包括 流体 奶液 幼儿 驱动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重力鼻饲输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次性输奶组件及助流组件;所述一次性输奶组件包括集奶瓶、输奶管及胃管;所述集奶瓶被构造为收集奶液,所述集奶瓶连通输奶管的一端,所述输奶管相对所述集奶瓶的另一端与所述胃管连通;所述助流组件包括蠕动器及驱动所述蠕动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为所述蠕动器提供驱动力;所述蠕动器被构造为根据所述驱动力蠕动所述输奶管中的流体到所述胃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助力依靠重力的鼻饲输奶作业,安全的提高对幼儿的鼻饲输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重力鼻饲输奶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早产儿发生率为5.0%~6.4%,随着围产医学的快速发展,早产儿成活率不断提高,肠内营养状况直接影响早产儿的营养摄入,而营养摄入不足是发生宫外生长发育迟缓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没有消化道疾病及其他疾病影响下,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已成为新生儿科的共识。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吸吮吞咽能力较差,易发生经口喂养困难。胃管鼻饲法是为早产儿早期提供营养支持的重要途径之一。
现临床上早产儿多采用重力喂养法,与常规鼻饲法比较,能使奶液自动缓慢地流入早产儿胃内,有效避免了传统鼻饲喂养引起的胃迅速扩张、吸入性肺炎等不良反应。
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鼻饲用具的高度不够,或胃管在幼儿体内被挤压,都会造成奶液流速缓慢,使喂食时间过长,引起幼儿不必要的临床并发症,如胃食管反流、腹泻、恶心、呕吐,甚至导致呼吸暂停和窒息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公开一种重力鼻饲输奶装置提供一次性输奶组件,用于通过重力实现对幼儿的胃管输奶;提供助流组件,安全的为幼儿输奶提供脉动助力。
所述装置包括一次性输奶组件及助流组件;
所述一次性输奶组件包括集奶瓶、输奶管及胃管;
所述集奶瓶被构造为收集奶液,所述集奶瓶连通输奶管的一端,所述输奶管相对所述集奶瓶的另一端与所述胃管连通;
所述助流组件包括蠕动器及驱动所述蠕动器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为所述蠕动器提供驱动力;
所述蠕动器被构造为根据所述驱动力蠕动所述输奶管中的流体到所述胃管。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蠕动器包括外壳、蜗杆、驱动轴及与蜗杆配合有涡轮;
所述外壳旋转连接所述蜗杆,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所述蜗杆同轴固定,另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所述外壳被构造有与所述涡轮一侧平行的挤压平面,所述外壳在挤压平面围绕所述涡轮的轴心构造有卡管槽,所述卡管槽的槽向朝向所述涡轮的轴心,所述输奶管的部分管路卡嵌在所述卡管槽内;
所述涡轮在所述挤压平面同轴固定有旋转挤压件,所述旋转挤压件被构造有挤压端,用于不完全的挤压所述输奶管卡嵌在所述卡管槽的部分管路。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在所述涡轮的两侧分别被构造有所述挤压平面;
所述外壳在两个挤压平面围绕所述涡轮的轴心分别构造有卡管槽,所述卡管槽的槽向朝向所述涡轮的轴心;
位于两个所述挤压平面的所述卡管槽分别卡钳第一中间管的部分管路及第二中间管的部分管路;
所述涡轮在所述挤压平面同轴固定所述旋转挤压件;
所述第一中间管及第二中间管的一端均通过第一三通管与所述输奶管连通,另一端均通过第二三通管与所述输奶管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挤压件包括旋转轴、至少一个旋转杆及与所述旋转杆唯一配合的旋转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9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血管护理用喂食器
- 下一篇:鼻胃连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