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油坑的底泥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18351.9 | 申请日: | 2018-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6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勇;王志强;陈志伟;谢宜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延勇;上竑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3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甘紫红 |
| 地址: | 上海市青浦区徐泾***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泥 废油 过滤器 分离设备 储泥槽 底泥处理 烘干设备 储料池 排沙 废弃物资源化 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 固体废弃物 加热器作用 泥沙分离 排水通道 排渣通道 去除 油水 过滤 泥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油坑的底泥处理装置,其包含有储泥槽、过滤器、储料池、分离设备及烘干设备等;其中,该储泥槽内设有加热器,另外该分离设备设有排沙通道及排水通道,至于该过滤器设有排渣通道,故该储泥槽可供废油坑的底泥储放,且在该加热器作用下保持该底泥的流动性,而后该底泥经该过滤器过滤,以排除大型固体废弃物,并进一步储放于该储料池中,而后再通过该分离设备将该底泥中的油水及泥沙分离,最后该泥沙借由该排沙通道输送至该烘干设备中去除水分,如此不仅有效简化废油坑的底泥的处理,同时降低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更达废弃物资源化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装置,特别是一种废油坑的底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炼油厂或使用燃油的工厂每年均会产出大量的含油污泥,从石油的炼制、储存与维护、石化制程的各种操作,甚至是废水处理过程中均有含油污泥的产生,由于含油污泥含有高热值成分,因此非常适合回收再利用含油污泥所含有的热能,然而,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通过加热进行污油及污泥的分离作业,接着将分离沉降出的污泥借由人工或挖掘装置进行搬运清理,再运送进入掩埋场填埋处理,另一种方法则是直接将含油污泥弃置于废油坑中,使得含油污泥经过多年沉积而形成油、水及底泥三层分层的非均匀相存在,并利用自然蒸发的原理分离污水、污油与污泥,以使水分自然蒸发,并使污油及污泥随着时间进行降解。
鉴于含油污泥的体积庞大,若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不但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对周围土壤、水及空气都将造成污染,同时含油污泥常伴有恶臭气体产生且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致使民众或是作业人员感到不适外,更会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再者,含油污泥仍含有一定油气资源,若是直接废弃更是造成资源浪费,也因此越来越多研究人员投入含油污泥处理的相关技术研究,然,多数技术的处理成本过高,处理流程繁琐、费时,且操作复杂,不仅难以应用于实际环境中,更是不利于后续推广,实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油坑的底泥处理装置,其有效简化废油坑底泥的处理作业,同时降低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以达废弃物资源化的功效。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废油坑的底泥处理装置,包含有一可供废油坑底泥储放的储泥槽,一连接该储泥槽的过滤器,一与该过滤器连接的储料池,一连接该储料池的分离设备,以及一连接该分离设备的烘干设备;其中,该储泥槽内设有加热器,另外该分离设备设有一与该烘干设备连接的排沙通道,以及该分离设备上设有一排水通道,而该过滤器设有一排渣通道。
进一步,该分离设备为卧式分离机。
进一步,该分离设备通过该排沙通道连接多个储沙桶,以及通过该排水通道连接一油水分离设备。
进一步,该过滤器通过该排渣通道连接一清洗设备。
进一步,该过滤器为三层滤网组合而成,而第一层网径至少10厘米,第二层网径为5~10厘米,第三层网径为1~5厘米。
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实用新型将容置于该储泥槽内的底泥抽取至该过滤器以初步筛除较大型的固体废弃物,接着经筛选后所得到的底泥进入该储料池置放,再由该储料池将该底泥抽取至该分离设备,借以通过该分离设备分离出底泥中的油水及泥沙,而该泥沙借由该排沙通道进入该烘干设备去除水分,以供储存使用,如此不仅有效简化废油坑底泥的处理流程,同时降低处理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更达废弃物资源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方块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符号说明】
1 废油坑的底泥处理装置
11 储泥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延勇;上竑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杨延勇;上竑实业(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83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