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合金线缆自动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7444.X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6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姚远;程欣;付驰威;刘源;蔡家虎;张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L5/04 | 分类号: | G01L5/04;G01B21/02;G01B2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廉海涛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筋板 线缆 铝合金 拉压力传感器 支撑底座 背板 自动测量装置 位移传感器 牵引座 有效地 测量 线缆固定机构 读取 本实用新型 人工测量 外侧面 拉直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线缆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在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固定连接有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的前端连接有线缆牵引座,在所述线缆牵引座的前端设有线缆固定机构;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相互平行的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之间,所述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一端分别与背板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筋板的外侧面安装有位移传感器。当铝合金线缆拉直测量时,可以准确地读取铝合金线缆所承受的拉力,同时通过位移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有效地测量铝合金线缆的长度,克服了人工测量时重复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电缆自动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线缆自动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输送电能基础器材,是未来电气化、信息化社会中必要的基础产品。因此电线电缆被喻为国民经济的“血管”与“神经”。近十年来,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行业产值越居全球第一。但是由于其行业巨大的产值和利润,加上国内电缆企业90%以上的产能集中在低端产品,所以有大量的小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很多小企业甚至铤而走险,以次充好,造成这个行业产品合格率较低。
另一方面铜金属价格远高于铝金属,因此国家十二五规划要求,从节约资源角度出发大力发展铝金属应用。近年来铝合金导体的技术日渐完善,相比较铜质电缆,铝合金电缆在重量、价格以及工程安装等方面则具备铜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在高压电力输送、架空线路敷设上绝大多数都采用大截面的铝合金电缆。但铝合金导体表面极易被氧化,其进行导体电阻测量时按照传统的测量方法会产生较大的波动。所以国家标准GB/T 3048.4要求型式试验时加大样品长度用以抵消测试误差,同时规定了当有争议时样品长度还需额外增加。由于大截面电缆自重和弯曲应力的影响,电阻测量的准确性很难得到保障。且人工测量时重复性较差,测量耗时,耗力,人力成本较高。近年来因大截面铝合金导体电阻测量产生的争议而需要进行仲裁检验的委托逐年上升,该研究目的就是开发一套可以自动精确测量的设备,用于提高仲裁检验及执法检验的精度和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线缆自动测量装置,通过在线缆牵引座的后端安装拉压力传感器,当铝合金线缆拉直测量时,可以准确地读取线缆所承受的拉力,同时通过位移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有效地测量铝合金线缆的长度,克服了人工测量时重复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线缆自动测量装置,包括支撑底座,在所述支撑底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背板,所述背板上固定连接有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的前端连接有线缆牵引座,在所述线缆牵引座的前端设有线缆固定机构;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安装相互平行的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所述拉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之间,所述第一筋板和第二筋板的一端分别与背板相连接,在所述第二筋板的外侧面上安装有位移传感器。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线缆固定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支撑底座上的滑台底座,所述滑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直线导轨;在所述直线导轨上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安装平台和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安装平台和第二安装平台之间通过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平台的外侧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与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平台和第二安装平台上分别安装有第一线缆夹头和第二线缆夹头。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直线导轨的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滑台底座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所述第一安装平台与第一线缆夹头为一体式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平台与第二线缆夹头为一体式连接。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在所述背板沿竖直方向上设有腰型孔,所述拉压力传感器可以沿着腰型孔竖直方向上进行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湖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74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