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力外挂式弹力护腰收腹带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5957.7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47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敏 |
主分类号: | A61F5/03 | 分类号: | A61F5/0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徐思波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身 搭接 前身 连接耳朵 弹性区 收腹带 护腰 回力 本实用新型 后腰部 外挂式 外挂 魔术贴勾面 魔术贴 束腹带 预紧力 裹覆 毛面 粘接 缠绕 腹部 束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力外挂式弹力护腰收腹带,缠绕地裹覆于使用者的腹部,包括前身部分、后身部分、两腰侧部分和搭接部分,所述护腰收腹带与使用者后腰部接触的一段为后身部分,所述后身部分设有弹性区;还包括前身部分、两腰侧部分和搭接部分,弹性区的两侧分别与两腰侧部分对应相连,其中一腰侧部分的另一侧与前身部分连接,另一腰侧部分的另一侧与搭接部分连接,搭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耳朵,连接耳朵的端部内侧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前身部分的外侧设有魔术贴毛面。本实用新型将弹性部分设置在束腹带的后身部分,使用时,先利用连接耳朵与前身部分粘接,利用弹性区在使用者的后腰部提供预紧力,然后利用回力外挂结构提供更好的束缚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身用品,具体涉及一种回力外挂式弹力护腰收腹带。
背景技术
束腹带也称收腹带,适用于产后收腹患者或腰酸人群,最早的收腹方式主要采用纱布绷带缠绕方法以达到束腹作用,因此,常称“束腹带”。怀孕时期的女性体形变化较大,产后6个月为塑身黄金期,适时穿着塑身产品帮助雕塑、调整体态,可以尽早恢复产前的身材,专业优质的收腹带还具有促进子宫、产道复旧,防止内脏下垂,促进恶露排净,减少淤患遗留等功能。
现有的束腹带包括前身部分、后身部分、两块腰侧部分和搭接部分,所述前后身部分的一侧通过其中一块腰侧部分与前身部分连接,另一侧通过另一块腰侧部分与搭接部分连接,所述搭接部分一般包括两个或三个连接耳朵,连接耳朵的端部内侧设有粘连结构,其中,两块腰侧部分选用弹性体,但是两腰侧设置弹性带,在绑缚束腹带时会卸掉一部分力,使得最终的束缚力不够,束腹效果不佳,而且没考虑产后腰痛人群的症状。现有的束腹带在腰侧设置弹性带,身体的受挤压方向主要为左右向,对子宫腾空、内脏下垂等问题的改善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回力外挂式弹力护腰收腹带,提供更大的束缚力,促进子宫、产道复旧,防止内脏下垂,促进恶露排净,减少淤患遗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回力外挂式弹力护腰收腹带,缠绕地裹覆于使用者的腹部,所述护腰收腹带与使用者后腰部接触的一段为后身部分,所述后身部分设有弹性区;
还包括前身部分、两腰侧部分和搭接部分,所述弹性区的两侧分别与两腰侧部分对应相连,其中一所述腰侧部分的另一侧与前身部分连接,另一所述腰侧部分的另一侧与搭接部分连接,所述搭接部分包括至少一个连接耳朵,所述连接耳朵的端部内侧设有魔术贴勾面,所述前身部分的外侧设有魔术贴毛面。
其中,所述弹性区由若干弹力面料组成,优选的,由内层罗纹棉布、中层弹力面料和外层罗纹棉布缝合而成。
进一步,所述弹性区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结构。
其中,所述后身部分的下边缘为弧形边,所述弧形边的弧底对应于弹性区的下端设置。
上述的回力外挂式弹力护腰收腹带还包括回力外挂结构,所述回力外挂结构包括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一端与弹性区的左侧边上部固定连接,翻折后另一端与弹性区的左侧边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的翻折处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弹性区右侧的弹力护腰收腹带的本体可分离式连接;
所述第二弹性带的一端与弹性区的右侧边上部固定连接,翻折后另一端与弹性区的右侧边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带的翻折处通过第二连接结构与弹性区左侧的弹力护腰收腹带的本体可分离式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环扣和第一固定粘带,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第二环扣和第二固定粘带,所述第一弹性带的一端与弹性区的左侧边上部固定连接后穿过第一环扣,翻折后另一端与弹性区的左侧边下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粘带的右端与弹性区右侧的弹力护腰收腹带的本体固定连接,左端穿过第一环扣翻折后与弹力护腰收腹带的本体粘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敏,未经徐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59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