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法脱硫装置塔内饱和结晶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4358.3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06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罗静;祁丽昉;简开忠;王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新世纪江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B01D9/02;C01C1/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洗 喷淋层 吸收塔 隔板 结晶段 循环槽 氨法脱硫装置 吸收循环泵 吸收循环液 饱和结晶 控制装置 循环泵 循环液 后处理系统 浆液排出口 细微颗粒物 循环液出口 烟气出口 烟气入口 控制段 吸收段 氧化段 硫铵 连通 | ||
氨法脱硫装置塔内饱和结晶控制装置,包括吸收塔和由下至上分布的氧化段,烟气入口,预洗段、结晶段,吸收段,细微颗粒物控制段;烟气出口;另设有预洗循环槽,预洗循环泵,吸收循环泵;所述预洗段设有若干层喷淋层,其中至少1层为预洗循环液喷淋层,至少1层为吸收循环液喷淋层,且吸收循环液喷淋层在预洗循环液喷淋层上方,预洗段、结晶段之间设有隔板,隔板上设有连通的孔,吸收塔结晶段隔板上方设有循环液出口并通过管道与所述预洗循环槽相连接,所述预洗循环槽通过预洗循环泵和管道与所述吸收塔预洗段的喷淋层相连接,所述吸收循环泵通过管道与所述吸收塔预洗段的喷淋层相连接,浆液排出口和硫铵后处理系统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氨法脱硫装置控制硫酸铵粒径的塔内饱和结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脱除气体中二氧化硫的主流工艺是石灰石-石膏方法,该方法在脱硫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石膏渣,每脱除1吨二氧化硫同步产生0.7吨二氧化碳,处理这些废水、废渣需要大量的投资和运行成本。而氨法脱硫不产生废水和废渣,投入的脱硫剂氨转化成硫酸铵化肥,变废为宝,通常硫酸铵化肥的销售收入大于氨的投入成本。但长期以来由于氨法脱硫存在的氨逃逸、气溶胶等问题,制约了这一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本专利的实用新型人通过过程的创新设计,通过分段控制、多点加氨从根本上消除氨逃逸和气溶胶的产生,这一阻碍氨法脱硫发展和推广的重大技术难题已得到彻底解决,可以使净烟气SO2≤35mg/Nm3,总尘(含气溶胶)≤5mg/Nm3,氨逃逸≤3mg/Nm3。
塔内饱和结晶可充分利用原烟气热量,省去蒸发结晶的投资及能耗,但饱和结晶可能因烟气与浓缩液温度相差大,直接接触过饱和度大形成大量晶核,导致产品粒径小,且堵塞、腐蚀严重,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结晶槽,结晶槽配套密度计、pH计、转速控制等多种控制设备,可有效控制副产品硫酸铵粒径(0.85-2.8mm粒径产品硫酸铵重量占90%以上),保证产品质量,为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CN105771307采用在硫铵后系统设置两级稠厚器的方式,逐步提高浆液浓度,浆液固含量由一级稠厚器进口的10%提升到二级稠厚器出口的50~60%,浆液进入离心机后能分离出更多晶体,实现顺利出料。
CN106345257公开了一种提升硫酸铵品质的装置及方法,脱硫塔出来的浆液经料液净化槽、料液过滤器与硫酸铵储罐再进入结晶器,在料液净化槽中加入稀氨水并鼓泡,使重金属离子沉淀,悬浮颗粒物聚集,并由料液过滤器过滤,得到洁净滤液。该工艺料液净化槽与硫酸铵储罐的设置实现了去除杂质的,但并未对晶体的粒径控制有过多关注。
CN104689705公开了一种氨基排烟净化方法和装置,设置洗涤塔、净化塔、洗涤循环槽和养晶槽,洗涤塔出来的洗涤液由洗涤循环槽经旋流器提升浓度后进入养晶槽储存,养晶槽浆液再进入硫铵后处理系统干燥得到硫酸铵产品,另该专利权人有多篇其他专利公开了类似的工艺。该工艺需在养晶槽与洗涤塔间设置旋流器提浓,结晶条件只控制了PH,实际上较难达到理想的结晶条件。
因此,研发一种能生产大颗粒硫酸铵,且工艺简单、投资运行成本低的塔内饱和结晶装置成了本领域研究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氨法脱硫控制硫酸铵粒径的塔内饱和结晶装置,尤其是通过设置饱和结晶系统、结晶槽及结晶槽相关部件,控制产品硫酸铵粒径(0.85-2.8mm粒径产品硫酸铵重量占90%以上),拓宽产品应用范围,提高产品售价,为氨法脱硫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奠定基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新世纪江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新世纪江南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4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