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固体储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1469.9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161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雷勇;倪瑞涛;王晗;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2 | 分类号: | F28D20/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陕西增瑞律师事务所 61219 | 代理人: | 张瑞琪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热装置 导入管路 传热工质 热能传递 蓄热器 本实用新型 相变蓄热器 储热系统 复合固体 主管路 储存 连通 吸热 继续存储 输出热量 输出稳定 蒸汽管网 储热器 储热 增设 释放 主管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固体储热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热能传递主管路上的固体储热装置和蓄热器;热能传递主管路,用于输送传热工质至用户或蒸汽管网;固体储热装置上设置有与热能传递主管路连通的第一热量导入管路,第一热量导入管路,用于导入传热工质并储存其热量于固体储热装置内;蓄热器上设置有与固体储热装置连通的第二热量导入管路,第二热量导入管路,用于导入并储存经固体储热装置吸热后的传热工质在蓄热器内;本实用新型在固体储热器旁增设相变蓄热器,将固体储热未储存完全的热量继续存储在相变蓄热器内,释放热量时,可以增加输出热量,并保证输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储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固体储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相变蓄热器是一种以相变储能材料为基础的高新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热化学储热、显热储热和相变储热。相变储热可以分为固–液相变、液–气相变和固–气相变。然而,其中只有固–液相变具有比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蓄热技术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技术,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太阳能利用、电力“移峰填谷”、废热和余热的回收利用以及工业与民用建筑和空调的节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现有技术固体储热系统中,由于热源不稳定,经常造成发电机、汽轮机出力不平稳,也无法带来稳定收益,设备使用寿命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固体储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热源不稳定,造成发电机、汽轮机出力不平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固体储热系统,包括用于安装在热能传递主管路上的固体储热装置和蓄热器;
热能传递主管路,用于输送传热工质至用户或蒸汽管网;
固体储热装置上设置有与热能传递主管路连通的第一热量导入管路,第一热量导入管路,用于导入传热工质并储存其热量于固体储热装置内;
蓄热器上设置有与固体储热装置连通的第二热量导入管路,第二热量导入管路,用于导入并储存经固体储热装置吸热后的传热工质在蓄热器内。
进一步地,蓄热器连接有第一给水导入管路,第一给水导入管路用于向蓄热器内导入给水;
固体储热装置上设置有与蓄热器连通的第二给水导入管路,第二给水导入管路用于导入经蓄热器升温的水汽混合物;
固体储热装置上设置有连接至热能传递主管路的热量导出管路,热量导出管路用于将经固体储热装置升温的水蒸气导出至热能传递主管路。
进一步地,蓄热器为相变蓄热器。
进一步地,传热工质产生装置的导热出口连通至热能传递主管路,热能传递主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汽轮机,汽轮机连接有发电机。
进一步地,汽轮机的传热工质出口经凝汽器、凝结水泵和除氧器最后通过第一给水导入管路连接至蓄热器,蓄热器的冷凝水导出管路连通至传热工质产生装置的凝结水入口。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复合固体储热系统的工作方法,热能传递主管路传输传热工质,一部分传热工质进入用户,另一部分传热工质进入固体储热装置,把热量储存在固体储热装置内,传热工质流经固体储热装置放热后,再进入并存储于蓄热器中;
该系统放热过程为:蓄热器导入给水,经蒸汽蓄热器升温的传热工质进入固体储热装置,经固体储热装置升温的传热工质导出至热能传递主管路,并与传热工质产生装置产生的传热工质合并输送至用户或蒸汽管网。
进一步地,蓄热器为相变蓄热器。
进一步地,传热工质产生装置的导热出口连通至热能传递主管路,热能传递主管路的输出端连接有汽轮机,汽轮机连接有发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14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体孔式高效微孔陶瓷蓄热体结构
- 下一篇:冷煤加热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