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伺服灌装阀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10118.6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2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广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F16K1/32;F16K1/4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伺服 灌装阀 阀杆 阀芯 本实用新型 回收油槽 回油机构 前后运动 驱动机构 入料端口 周向间隔 侧壁 穿出 阀腔 阀嘴 回吸 前部 驱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灌装阀,包括侧壁设置有入料端口的阀体,所述阀体的阀腔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前部设置有与阀体的阀嘴相配合的阀芯,阀杆的后端穿出阀体并与驱动其前后运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阀芯的前端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回收油槽,阀芯内还设置有回油机构。该伺服灌装阀结构紧凑,方便用于回吸消除点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伺服灌装阀。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油液灌装的阀体通常结构简单,在灌装过程中容易发生油液滴溅,形成点油的情况,同时无法实现油液回油,严重影响车间环境,并且造成油液浪费。为此,需要一种伺服灌装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伺服灌装阀,结构紧凑,方便用于回吸消除点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伺服灌装阀,包括侧壁设置有入料端口的阀体,所述阀体的阀腔内设置有阀杆,所述阀杆的前部设置有与阀体的阀嘴相配合的阀芯,阀杆的后端穿出阀体并与驱动其前后运动的驱动机构相连接,所述阀芯的前端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回收油槽,阀芯内还设置有回油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回油机构包括设置于阀芯内的回油腔,阀芯的前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与回油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回油腔设置有由阀芯前端穿出的出油口,所述阀杆的前端轴向穿入回油腔并与阀芯滑动配合,阀杆的前端设置有用于阀杆前行后封堵出油口的阀块。
进一步地,所述阀杆中部设置有环形凸起,阀杆上套置有一端与环形凸起相抵接且另一端与阀芯相抵接的弹簧,所述阀芯上设置有与阀杆滑动配合的阀环轴承。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包括筒状座壳,所述筒状座壳的的前端可拆连接有阀嘴,筒状座壳的后端连接有与阀杆滑动配合的法兰盘,所述入料端口设置于筒状座壳上并连接有入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筒状壳体的前端和阀嘴的后端对应设置有环形凸部并经抱箍实现连接,筒状座壳的中部还设置有环形连接盘体。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连接于法兰盘后端的气缸连接座,所述阀杆的后端穿入气缸连接座内并经连接夹块连接有气缸连接轴,所述气缸连接轴的后端与卧式设置的电缸输出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伺服灌装阀结构紧凑,方便用于回吸消除点油;同时采用伺服电机的驱动的电缸,使得在灌装结束后,可以很好的完成缓慢推动阀块,便于油液的回收并配合回收油槽完成消除点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A区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阀杆与阀芯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1至图5
一种伺服灌装阀,包括侧壁设置有入料端口11的阀体10,所述阀体的阀腔12内设置有阀杆20,所述阀杆的前部设置有与阀体的阀嘴相配合的阀芯30,阀杆的后端穿出阀体并与驱动其前后运动的驱动机构40相连接,所述阀芯的前端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回收油槽31,阀芯内还设置有回油机构,从而配合回收油槽完成油液的回收,进而消除点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广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州广泰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10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