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车库的高效提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8947.0 | 申请日: | 2018-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3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元召;董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佳鹏停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E04H6/42 |
代理公司: | 41135 郑州万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任彬 |
地址: | 472400 河南省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车体托板 左车体 托板 主体框架 滑槽 本实用新型 横移设备 立体车库 升降电机 转向设备 左右两侧 上端 取放 下端 挂钩 轨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的高效提升结构,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内设置有左车体托板和右车体托板,左车体托板和右车体托板之间设置有提升立柱,提升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电机,提升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行走台上,行走台下方的地面上设置有轨道,提升立柱上穿设有提升部,提升部左右两侧设置有挂钩,左车体托板和右车体托板均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使用该实用新型时,不需要增加提升立柱的横移设备或者转向设备,就可以提升左车体托板或右车体托板,结构简单,方便快捷,节省取放车辆的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车库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立体车库的高效提升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立体停车设备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经验上均已获得了成功,目前,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
但是,人们对立体停车设备除了安全和方便之外,还要尽量缩短取停车的时间,所以,高效立体停车库是人们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体车库的高效提升结构,可以很好地解决取停车辆时间过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车库的高效提升结构,包括主体框架,主体框架内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左车体托板和右车体托板,左车体托板和右车体托板之间设置有横截面为矩形提升立柱,提升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升降电机,提升立柱的下端固定在行走台上,行走台内设置有行走电机,行走台下方的地面上有前后设置的轨道;
所述的提升立柱上穿设有上下贯通且横截面为框形的提升部,提升部的左外侧面上设置有挂钩,挂钩包括水平设置且垂直于提升部左外侧面的横向板和竖直设置且平行于提升部左外侧面的纵向板,横向板的左端与纵向板的下端一体连接,提升部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关于提升部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的挂钩,提升部和升降电机之间设置有链条;
所述的左车体托板和右车体托板靠近提升立柱的一侧均有纵向设置的立板,左车体托板的立板右侧面的前端设置有从立板底面向上延伸至中部且形状与挂钩相适配的第一滑槽,第一滑槽的顶端设置有与纵向板上端形状相适配的盲孔,左车体托板的立板左侧面的后端设置有从立板底面向上贯穿立板且形状与挂钩相适配的第二滑槽,右车体托板的立板左侧面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左车体托板的第一滑槽与右车体托板第二滑槽关于提升立柱对称,左车体托板的第二滑槽与右车体托板第一滑槽关于提升立柱对称。
优选地,所述的提升部为左右两体对称结构,提升部的左右侧面对称设置有沉孔,沉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头上穿设有紧固螺母。
优选地,所述的沉孔设置于提升部的上下两端,并关于提升部前后对称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螺栓为8.8级及以上等级螺栓。
优选地,所述的挂钩的数量为三个,且呈等腰三角形排布;所述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数量与挂钩数量相同,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横向间距与挂钩的横向间距相适配,第一滑槽顶端的位置与挂钩的位置相适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当取放左车体托板时,提升部通过行走台的移动,将提升部的左侧的挂钩移动至左车体托板上的第一滑槽的正下方,而提升部的右侧的挂钩在右车体托板上的第二滑槽的正下方,这时,升降电机带动提升部上升时,只将左车体托板提升;反之,只可以提升右车体托板。所以,不需要增加提升立柱的横移设备或者转向设备,结构简单,方便快捷,节省取放车辆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升部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佳鹏停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佳鹏停车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89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