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聚酰胺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8800.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04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嘉;陈曦;贾露;郑伟;李智尧;刘运锦;林新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35234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王春霞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薄膜 耐高温层 热封层 本实用新型 微波加热 基材层 聚酰胺共混物 水蒸气透过率 复合膜结构 聚酰胺膜层 保鲜效果 高温高湿 冷藏环境 三层共挤 低熔点 高熔点 聚酰胺 共聚 爆袋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聚酰胺薄膜,为三层共挤复合膜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热封层、基材层和耐高温层;热封层、基材层和耐高温层均为聚酰胺膜层。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微波加热的聚酰胺薄膜,利用低熔点的共聚聚酰胺做热封层,高熔点的聚酰胺共混物做耐高温层,同时利用聚酰胺薄膜在高温高湿下,水蒸气透过率大的特点,减小了爆袋的危险性;在冷藏环境下又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包装薄膜,特别涉及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聚酰胺薄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类可微波加热的速食食品不可避免成为人们解决用餐的一个选择。目前可微波加热的食品包装多为托盘或复合膜结构。例如,专利CN101448718B中公开了一种微波炉烹调用包装体,就是采用了托盘结构,结构分为托盘和盖膜,结构复杂,加工工序较多;专利CN204076988U 公开了一种微波二次加热可收缩包装膜,所用材料为GSPET膜层、STIE膜层、TGPA膜层、STIE膜层和TPP膜层形成的五层复合结构,工序相对复杂。
由此可见,现有的大多数可微波加热的食品包装包括托盘或复合膜结构,均存在结构复杂的问题,仍有可完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微波加热的聚酰胺薄膜,为三层共挤复合膜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热封层、基材层和耐高温层;所述热封层、所述基材层和所述耐高温层均为聚酰胺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热封层为共聚聚酰胺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热封层的厚度为5-10μm。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为聚酰胺共混物膜层,其中聚酰胺共混物为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和共聚聚酰胺的混合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15-30μm。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层为聚酰胺共混物膜层,其中聚酰胺共混物为半芳香族聚酰胺和聚己二酰己二胺的混合物料。
进一步地,所述耐高温层的厚度为10-30μ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微波加热的聚酰胺薄膜,利用低熔点的共聚聚酰胺做热封层,高熔点的聚酰胺共混物做耐高温层,同时利用聚酰胺薄膜在高温高湿下,水蒸气透过率大的特点,减小了爆袋的危险性;在冷藏环境下又有很好的保鲜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微波加热的聚酰胺薄膜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热封层 2基材层 3耐高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88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气型高弹针织面料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保护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