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07221.5 | 申请日: | 2018-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318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灿;刘绪鹏;刘国阳;邹镇;周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G01K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气 壳体组件 槽组 航空发动机 燃烧室出口 温度场测试 热电偶 气冷 发动机燃烧室 涡流 均匀布置 壳体脱离 冷气流量 冷却效果 相隔设置 槽开口 测试端 气膜孔 对转 接嘴 外壁 侵入 燃气 替代 加工 申请 出口 | ||
1.一种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嘴组件(6)、壳体组件(4)和温度场测试组件(8);
所述温度场测试组件(8)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4)内部,所述温度场测试组件(8)包括测试端(9),所述测试端(9)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4)的一端的外面;
所述壳体组件(4)内设置有第一冷气通道,壳体组件(4)上开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冷气通道连通的冷气槽组,每两个冷气槽组相隔设置,每个冷气槽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冷气槽(10),一个或者多个所述冷气槽(10)自所述壳体组件(4)的外壁向所述组件(4)的内壁方向倾斜设置;冷气槽组位于所述壳体组件(4)靠近测试端(9)一侧;
所述接嘴组件(6)内设置有第二冷气通道,所述第二冷气通道与所述第一冷气通道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场测试组件(8)包括:屏蔽罩(1)、电偶丝(7)、支撑座(2)、保护套管(3);
所述支撑座(2)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4)内,并与所述壳体组件(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上设置有通孔;
所述保护套管(3)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4)内部,所述保护套管(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的通孔内,所述保护套管(3)内设置有第一电偶丝通道;
所述屏蔽罩(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的通孔内,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4)外部,所述屏蔽罩(1)内设置有第二电偶丝通道,所述第二电偶丝通道与所述第一电偶丝通道连通;
所述电偶丝(7)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偶丝通道以及第二电偶丝通道内;
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偶丝通道内的电偶丝(7)以及所述屏蔽罩(1)组成所述测试端(9)。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每个冷气槽组中的各个冷气槽(10)沿所述壳体组件(4)周向排列;
每两个相邻的冷气槽(10)之间相隔设置,且每两个相邻的冷气槽(10)在垂直于所述壳体组件(4)的周向的至少一个方向上相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槽(10)的倾斜角度为10°到4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临近所述测试端(9)的一组冷气槽组中的自所述壳体组件(4)的外壁向所述壳体组件(4)的内壁方向倾斜设置的冷气槽(10)的倾斜角度大于其他所述冷气槽组中的自所述壳体组件(4)的外壁向所述壳体组件(4)的内壁方向倾斜设置的冷气槽(10)的倾斜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4)包括壳体(11)和安装座(5),安装座(5)连接壳体(11)远离测试端(9)的一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壳体(11)分为弯曲部(12)和支撑部(13),支撑部(13)与安装座(5)连接,弯曲部(12)与支撑部(13)成直角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出口用气冷热电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气槽(10)的宽度为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722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