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雷达和光学设备一体化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5870.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1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林德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86 | 分类号: | G01S13/86;G01S13/66;H04N5/225;H04N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设备 上位计算机 雷达设备 云台 本实用新型 一体化结构 安装支架 固态雷达 显示器 雷达 外部通信网络 驱动器 光学控制器 输入端连接 云台控制器 舱室 识别装置 物理结构 云台方位 输出端 探测 一体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雷达和光学设备一体化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设备(1)、光学设备、云台(3)、上位计算机、显示器;其中,雷达设备(1)、光学设备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云台(3)上;所述云台(3)包括雷达设备安装支架、光学设备安装支架、云台方位驱动器、云台控制器;光学设备包括光学控制器、至少两个光学舱室;所述上位计算机通过外部通信网络直接与所述固态雷达和所述光学设备连接;所述上位计算机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器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固态雷达、光学设备安装在云台上,实现真正意义物理结构上的一体化探测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和光学探测识别中的结构领域,具体地,涉及雷达和光学设备一体化结构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雷达和光学设备一体化探测识别装置的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雷达和光学一体化综合探测识别装置仅仅是逻辑上实现雷达和光学一体化探测识别,雷达完成海、陆目标的搜索、发现目标并完成跟踪;引导控制光学设备指向目标所在位置,光学设备对目标物体成像,获得直观、清晰的目标图像,完成对目标物体识别的目的,完成逻辑上的雷达和光学一体化综合探测识别。
上述雷达和光学一体化综合探测识别装置,由于安装位置不同,对海、陆目标探测、跟踪、识别和监视的过程中,坐标位置往往会产生误差,协同效率差,操作人员的操作、维护保养不便;进而影响准确对目标物体进行跟踪、识别及保养。因此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是结构不合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雷达和光学设备一体化结构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雷达和光学设备一体化结构装置,包括:雷达设备1、光学设备、云台3、上位计算机、显示器;其中,雷达设备1、光学设备分别安装在同一个云台3上;
所述云台3包括雷达设备安装支架、光学设备安装支架、云台方位驱动器、云台控制器;光学设备包括光学控制器、至少两个光学舱室;
雷达设备1紧固连接在所述雷达设备安装支架上;其中,所述光学舱室紧固连接在光学设备安装支架上;所述雷达设备1的雷达信号输出端通过雷达通信线连接上位计算机的输入端;所述光学设备的光学舱室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光学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光学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上位计算机的输入端;所述上位计算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云台控制器的输入端,云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云台方位驱动器;所述上位计算机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显示器的输入端。
优选地,所述光学舱室采用可见光学舱室2和不可见光学舱室4。
优选地,所述雷达设备采用圆盘状固态雷达。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学舱室2包括视频日夜两用透雾镜头和可见光镜头控制板。
优选地,所述不可见光学舱室4包括红外探测器为GUIDIR IR118非制冷红外探测器。
优选地,所述信号线采用RS-422兼容总线。
优选地,所述信号线采用总线,其中,所述总线是将各个节点串接起来的总线型结构。
优选地,所述可见光学舱室2和不可见光学舱室4内装有可调配重块。
优选地,所述光学设备的光学舱室的输出端通过信号线连接光学控制器的视频处理输入端,所述光学控制器的视频处理输出端连接所述上位计算机的输入端。
优选地,光学舱室的结构为XH2.54.5芯座;
云台控制器、光学控制器均设置安装在云台3的底座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鹰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58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