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水位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5549.3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7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霍艾迪;杜伟宏;杨磊;黄志凯;管文轲;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23/00 | 分类号: | G01F23/00;G08C17/02;H02J7/35;H02J9/06;H02S20/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水位监测 数据采集模块 供电系统 太阳能电源系统 地下水观测井 液位变送器 生态需水 移动设备 预报预警 自动转换 投入式 云平台 两路 双路 环境监测 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地下水位变化 本实用新型 地面开挖 监测区域 冗余设置 数据传输 预留号码 胡杨 发送 供电 生长 外部 | ||
一种地下水位监测装置,包括在待监测区域地面开挖的地下水观测井,地下水观测井中布置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连接外部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环境监测云平台,环境监测云平台向预留号码的移动设备发送胡杨林生态需水预报预警的信息;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双路自动转换供电系统,双路自动转换供电系统具有冗余设置的两路太阳能电源系统,两路太阳能电源系统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供电。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评价地下水位变化对胡杨生长的影响,地下水位监测与预报预警结合,通过移动设备即可了解胡杨林生态需水评价结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水位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水位监测装置,重点针对干旱荒漠条件下进行地下水位监测,有效减少胡杨林的衰退。
背景技术
塔里木河是南疆各族人民的母亲河,塔里木河流域的胡杨林是在干旱荒漠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独特森林类型,是维系塔里木河流域荒漠生态系统的主体,也是荒漠陆地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生态系统。几十年来,随着人类工程的增加以及水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植被衰败,大片胡杨林死亡,沙漠化面积增加,生态环境严重恶化。
近几年来,为了有效地减少胡杨林的衰退,胡杨林的更新复壮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经过多方努力,截止目前已经基本上逆转了胡杨不断衰退的趋势。
胡杨林的生长与地下水的埋深有着密切关系,经野外调查和相关文献表明,地下水埋深不低于4m,胡杨长势良好;地下水埋深在4~6m时,胡杨呈现衰败现象;当地下水埋深低于10m时,已经达到胡杨生长的极限,此时胡杨开始死亡。由此可见,监测地下水的变化对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输水、胡杨的更新复壮以及塔里木河生态环境的恢复有重要意义。
以往通过远程实时无线监测地下水位变化,采用简易的方法为工程实践提供有效数据,目前已有的地下水位监测装置自动化程度较低、装置耐腐蚀性较差、集水井底端易堵塞、单路供电系统也可能因电量不足造成设备停止工作的隐患,更达不到可以预警预报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地下水位监测装置,该监测装置能够准确实现远程监测与控制,数据传输稳定,自动化程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地下水位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包括在待监测区域地面开挖的地下水观测井,地下水观测井中布置有投入式液位变送器,投入式液位变送器连接外部的数据采集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GPRS无线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环境监测云平台,通过环境监测云平台向预留号码的移动设备发送胡杨林生态需水预报预警的信息;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连接双路自动转换供电系统,双路自动转换供电系统具有冗余设置的两路太阳能电源系统,两路太阳能电源系统通过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进行供电。
所述的太阳能电源系统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量经过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存储至蓄电池当中,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控制蓄电池将电量供给数据采集模块。
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三脚支架支撑设置在地面上方,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三脚支架上;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蓄电池、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以及数据采集模块封装在不锈钢保护箱当中;所述的不锈钢保护箱采取密封措施,出线孔布置在底部。
所述的三脚支架由多根支杆以及连接在支杆上的多根拉杆组成,所述的两个太阳能电池板平行固定在两根拉杆上,不锈钢保护箱通过卡扣以及保险索连接在位于支架中部的拉杆底端,支架底脚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混凝土块上。
地下水观测井的侧壁采用PVC材质制成,地下水观测井的下部具有均匀分布的透水孔,使井内的水位与地下水的水位保持一致;透水孔及其下方的观测井侧壁先通过一层土工布包裹,再通过砂层进行包裹,所述的砂层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细砂、中砂、粗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55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