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海拔变电站组合电器设备防护棚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4863.X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70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吕钧章;何莉;杜秀娟;孙建聿;赵修文;欧阳斌;马宏霞;赖丽;薛赟;范锐;童海宁;周冰雁;陈永超;董朝晖;马鸿义;张存朝;麻梦岭;马鸿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12 | 分类号: | E04H1/12;E04B7/16 |
代理公司: | 11340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树志;包正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810008 ***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面 横梁 墙体 固定部 槽钢 本实用新型 防护棚 搭接 合页 铰接 卡扣 对称 围墙 高海拔变电站 组合电器设备 变电站设备 夹心彩钢板 拆卸方便 可活动 可转动 单脊 棱线 两边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设备防护棚。一种高海拔变电站组合电器设备防护棚,包括围墙,屋面,围墙和屋面均采用夹心彩钢板,屋面为单脊双坡结构,屋面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横梁,横梁为横截面为W形的槽钢,W形的槽钢中部棱高于两边棱,关于横梁对称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横梁,第一墙体通过合页与第一屋面铰接,第一屋面的另一端搭接于横梁一侧上,第二墙体通过合页与第二屋面铰接,第二屋面的另一端搭接于横梁另一侧上,横梁上沿中部棱线对称的设置有可转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第一屋面、第二屋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卡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屋面可活动,拆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输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设备防护棚。
背景技术
高海拔330kV变电站的330kV、110kV配电装置均为组合电器设备。变电站位于高海拔地区,日温差较大,日温差在20℃以上极为常见。组合电器设备虽然在设计时考虑了温度变化,但是结合实际运行经验,组合电器设备温度补偿未能完全满足现场实际运行要求。110kV、330kV母线筒有可能出现裂纹缺陷、母线筒开裂漏气的情况,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屋顶可拆卸,方便检修,安全可靠的变电站组合电器设备防护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海拔变电站组合电器设备防护棚,包括围墙,屋面,所述围墙和屋面均采用夹心彩钢板,所述屋面为单脊双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包括设置于墙体上的横梁,所述横梁为横截面为W形的槽钢,所述W形的槽钢中部棱高于两边棱,关于所述横梁对称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高度均低于所述横梁,所述第一墙体通过合页与第一屋面铰接,所述第一屋面的另一端搭接于所述横梁一侧上,所述第二墙体通过合页与第二屋面铰接,所述第二屋面的另一端搭接于所述横梁另一侧上,所述横梁上沿中部棱线对称的设置有可转动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上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屋面、第二屋面上设置有相配合的第二卡扣。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墙体内侧上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贴近所述第二屋面内侧设置,所述支撑杆与水平面的夹角和所述第二屋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相同。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墙体与所述第二屋面连接处向外翻转形成一段斜平面,所述第二屋面上合页设置位置距离所述第二屋面边沿的距离与所述斜平面的宽度相同。
优选的是,屋面与所述组合电器设备带带电部分的距离大于安全距离。
优选的是,组合电器四周留有巡视、检修通道。
所述第一卡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上的长方体凸台,所述长方体凸台上设置有S形凹槽,所述S形凹槽底部设置有链槽,所述第二卡扣包括与所述第一屋面,第二屋面固定的短链条,固定于短链条另一端的S形卡扣件。
所述S形卡扣件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长方体凸台上铰接有可转动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配合的限位槽。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既能够保护变电站组合电器设备,克服户外GIS组合电器设备受环境影响易造成气体泄漏、机构锈蚀拒动、二次原件老化失效等缺陷,保证设备在相对恒定的环境下运行达到减少设备运行故障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效果,可有效地提高组合电器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能力。而且屋顶为可开合式,安全可靠,拆装方便,开合方便,为设备检修吊装提供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青海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48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