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4813.1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9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拓;丁东民;冯雪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雪梅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脚 子支架 支架 本实用新型 光电耦合器 间距排列 交错排列 多列 爬电 相等 生产成本 应用 制作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架,所述支架应用于制作长爬电光电耦合器,包括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其中第一子支架包括多列第一框架,每列第一框架的两侧包括多个具有相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引脚,每列第一框架的两侧中的第一侧的第一引脚与第二侧的第一引脚交错排列;第二子支架包括多列第二框架,每列第二框架的两侧包括多个具有相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引脚,每列第二框架的两侧中的第一侧的第二引脚与第二侧的第二引脚交错排列,并且第二框架和第一框架的相同侧的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相对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能够实现长爬电光电耦合器的密集化生产,提高了产出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爬电光电耦合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支架。
背景技术
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现已广泛用于电气绝缘、电平转换、极间耦合、驱动电路、开关电路、斩波器、多谐振荡器、信号隔离、级间隔离、脉冲放大电路、数字仪器、远距离信号传输、脉冲放大、固态继电器SSR、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和微机接口中。在信号单项传输中,输入和输出端完全实现了电气隔离。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光电耦合器开始逐步向更小型化发展,以满足整机轻小型发展需求。长爬电光电耦合器以自身轻小型设计,以开始逐步替代原有大尺寸的普通光电耦合器,在电源快充领域,发展尤为迅速。
对于长爬电光电耦合器生产商,在保证所有使用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效率为主要研究方向。高密集化设计以及稳定可行化生产就成为目前噬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架,应用于制作长爬电光电耦合器,所述支架包括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其中
所述第一子支架包括多列第一框架,每列第一框架的两侧包括多个具有相等间距排列的第一引脚,所述每列第一框架的两侧中的第一侧的第一引脚与第二侧的第一引脚交错排列;
所述第二子支架包括多列第二框架,每列第二框架的两侧包括多个具有相等间距排列的第二引脚,所述每列第二框架的两侧中的第一侧的第二引脚与第二侧的第二引脚交错排列,并且所述第二框架和第一框架的相同侧的所述第二引脚与第一引脚相对应
所述第一子支架和第二子支架叠合,相对应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叠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框架的第一侧包括的第一引脚的数量与第二侧包括的第一引脚的数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子支架边缘处的两列第一框架分别包括朝向所述第一子支架中心一侧的第一引脚。
进一步的,每列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分别包括有用于支撑的第三引脚。
进一步的,所述每列第一框架的每一侧的相邻两个第一引脚形成一个第一基岛,用于承载发光源芯片;
所述每列第二框架的每一侧的相邻两个第二引脚形成一个第二基岛,用于承载受光器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现有的问题,制定一种支架和长爬电光电耦合器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奇数列和偶数列的引脚交替排列实现支架的高密集化生产,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并有效增加生产效率并实现稳定性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子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架叠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华润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4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