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紫外光与臭氧组合杀菌除藻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4452.0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23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马俊杰;李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0 | 分类号: | C02F1/50;C02F1/78;C02F1/32;G01N33/18 |
代理公司: | 11544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翠<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光 杀菌除藻 水样监测 水样 本实用新型 二次污染 监测数据 臭氧 水质监测系统 水质自动监测 系统控制单元 藻类微生物 臭氧杀菌 过程产生 技术实现 监测过程 监测系统 进水管路 排水管路 溢流管路 流通池 传感器 除藻 水体 细菌 测试 排放 污染 配合 保证 | ||
1.一种紫外光与臭氧组合杀菌除藻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包括设置在机柜(1)内的系统控制单元、水样监测单元,所述水样监测单元上分别设有进水管路、溢流管路以及排水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样监测单元内的紫外光与臭氧组合杀菌除藻单元;
所述系统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2)以及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2)内的物联网网关;
所述水样监测单元包括水样流通池(4)以及设置在所述水样流通池(4)顶盖上的水质传感器(3);
所述紫外光与臭氧组合杀菌除藻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水样流通池(4)内中部的紫外灯(5)、设置在所述机柜(1)底部的臭氧发生器(13)、设置在所述水样流通池(4)内部的臭氧曝气筒(6),所述臭氧发生器(13)与所述臭氧曝气筒(6)之间通过臭氧进气管(1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为室外防雨型机柜,底部设置有可拆卸的万向轮,所述机柜(1)前方设置左侧闭合、右侧开合的单向门,所述单向门上部设置观察窗,中下部设置风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样流通池(4)的立体结构为圆柱、长方体、棱柱或棱台中的一种,底部呈锥体设置,内侧壁涂有紫外反射涂料层且开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疏下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2)内的物联网网关通过网络与数据中心相连接,所述控制模块(2)采用触屏操作或无线远程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传感器(3)的采集水样参数至少为温度、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氨氮含量以及COD值参数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曝气筒(6)内涂覆有紫外反光涂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路包括与所述水样流通池(4)下侧相连通的进水管道(7)、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7)末端的水泵(15)、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7)中部的进水电磁阀(8),所述排水管路包括与所述水样流通池(4)底部相连通的出水管道(9)以及设置在所述出水管道(9)上的出水电磁阀(10),所述溢流管路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样流通池(4)上部、所述出水管道(9)相连通的所述溢流管道(11),所述溢流管道(11)与所述出水管道(9)的连通处位于所述出水电磁阀(10)的下游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7)与出水管道(9)为橡胶软管、PVC或PPR管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15)为自吸泵、潜水泵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园林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44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MODS消毒系统
- 下一篇:一种药剂、菌剂喷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