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电梯缓冲保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03315.5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42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 发明(设计)人: | 钱伟杰;邱鸣敏;杨林华;张力涛;林汉峰;叶新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5/28 | 分类号: | B66B5/28 |
| 代理公司: | 江阴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滑板 缓冲器 弹簧压板 承压板 承压柱 套筒 缓冲保护装置 缓冲弹簧 家用电梯 本实用新型 电梯井道 上下两端 连接杆 滑动连接 缓冲效果 底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家用电梯缓冲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电梯井道内设有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第一缓冲器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套筒顶部设有第一承压柱,第一承压柱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承压板和第一弹簧压板,第一弹簧压板底部设有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器包括第二套筒,第二套筒顶部设有第二承压柱,第二承压柱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承压板和第二弹簧压板,第二弹簧压板底部设有第二缓冲弹簧;底座的顶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设有第三缓冲弹簧,第一滑板和第一承压板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二滑板和第二承压板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本实用新型一种家用电梯缓冲保护装置,其结构合理,且缓冲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电梯缓冲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梯事故的不断发生,使得人们对电梯的安全防护装置越来越关注。当牵引轿厢的钢绳发生断裂,轿厢坠落过程中的防护装置一般是安全钳,但是会有轿厢导轨断裂或者安全钳失灵的情况发生,那么轿厢将一直加速坠落至电梯井道底坑,就会导致坠梯而引发严重事故,为此电梯井道底坑一般都设有缓冲保护装置,目前应用于电梯的缓冲器一般是弹簧和液压两种结构,弹簧缓冲器的吸收撞击能量差,而液压缓冲器虽然吸收效果好,但是结构复杂,价格昂贵,需要定期维护,而且维护和检修都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电梯缓冲保护装置,其结构合理,且缓冲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家用电梯缓冲保护装置,包括电梯井道以及设置在电梯井道内的轿厢主体,所述电梯井道的底部设有底座,该底座上对称设有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所述第一缓冲器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一底板,该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套筒,该第一套筒的顶部竖直穿设有第一承压柱,该第一承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承压板,且该第一承压柱的下端设有第一弹簧压板,该第一弹簧压板和第一底板之间抵接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器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第二底板,该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套筒,该第二套筒的顶部竖直穿设有第二承压柱,该第二承压柱的上端设有第二承压板,且该第二承压柱的下端设有第二弹簧压板,该第二弹簧压板和第二底板之间抵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位于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之间的导滑直槽,该导滑直槽上可滑动的连接有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该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之间连接有若干第三缓冲弹簧,所述第一滑板背向第二滑板的侧面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二滑板背向第一滑板的侧面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承压板的底面设有第三连接耳,该第三连接耳和第一连接耳之间设有第一连接杆,该第一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轴销分别与第一连接耳和第三连接耳铰接,所述第二承压板的底面设有第四连接耳,该第四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之间设有第二连接杆,该第二连接杆的两端通过轴销分别与第二连接耳和第四连接耳铰接。
优选的,所述轿厢主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第一承压板的正上方,该第一支撑柱的下端设有第一撞板;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第二承压板的正上方,该第二支撑柱的下端设有第二撞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撞板的底面设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第二撞板的底面设有第二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板和第一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底板和第二筒体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导滑直槽为T形槽,所述第一滑板的底部设有与导滑直槽配合的第一T形凸起,所述第二滑板的底部设有与导滑直槽配合的第二T形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当轿厢坠落时,由第一缓冲器和第二缓冲器共同对轿厢主体进行缓冲,使得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在轿厢主体的冲击力作用下向下运动,并压缩第一缓冲弹簧和第二缓冲弹簧,从而将冲击力消除或减缓;并且,在第一承压板和第二承压板下行的过程中,将带动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沿导滑直槽相向运动,从而压缩第三缓冲弹簧,进一步提升了缓冲效果,以保证轿厢主体内乘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德森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33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