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1232.2 | 申请日: | 2018-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718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郭攀;张文龙;卿茂林;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 |
代理公司: | 青岛华慧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7 | 代理人: | 李新欣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静触头 隔离开关 滑动连接 隔离开关动触头 隔离开关静触头 表带触指 相对设置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机械传动环节 中压电力系统 本实用新型 大额定电流 零部件加工 安装结构 触头压力 简化隔离 开关设计 温升控制 载流能力 大电流 固定件 三工位 主母线 垫块 减小 生产成本 零部件 隔离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压电力系统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装置,包括主母线、垫块、左隔离静触头、右隔离静触头、表带触指和固定件,左隔离静触头和右隔离静触头相对设置,其相对设置的内侧设有表带触指安装结构。本技术方案增大隔离静触头与隔离开关动触头滑动连接处接触面积,利于滑动连接处的温升控制,促进隔离开关向大电流方向发展;提高了隔离开关的载流能力,促进了C‑GIS向更大额定电流方向的发展;减小隔离静触头与隔离开关动触头滑动连接处的触头压力,降低隔离开关在机械传动环节所涉及的零部件加工难度、精度;简化隔离开关设计结构,减少三工位隔离零部件数量,降低隔离开关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技术方案涉及中压电力系统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C-GIS)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装置。
背景技术
中压电力系统柜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以下简称C-GIS)中,隔离静触头起到连接主母线与隔离开关动触头的桥梁作用。传统的隔离静触头一般固定在绝缘支撑件上,中间通过分支母线与主母线进行连接,且隔离静触头一般设计为单体结构。传统的隔离开关静触头与隔离开关动触头之间的滑动连接采用线性弹簧压力模式。滑动连接处采用线性弹簧压力模式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隔离静触头与隔离开关动触头接触面积小,温升不易控制,隔离开关向大电流方向发展困难;二是滑动连接处触头压力较大才能满足隔离开关的温升控制需求,因触头压力大,因而需要隔离开关机构输出扭矩增大,造成隔离开关在机械传动环节所涉及的零部件加工难度大,精度要求高,传动零部件较多,同时也造成隔离开关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温升易控、容易向大电流方向发展的、加工难度低、成本低的隔离开关装置。
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装置,包括主母线、垫块、左隔离静触头、右隔离静触头、表带触指和固定件,左隔离静触头和右隔离静触头相对设置,其相对设置的内侧设有表带触指安装结构。
左隔离静触头和右隔离静触头相对设置的内侧与隔离动触头相配合。
进一步的,表带触指的安装结构为燕尾槽。
进一步的,左隔离静触头和右隔离静触头均呈“L”形。
进一步的,固定件为标准螺栓固定组件。
本技术方案增大隔离静触头与隔离开关动触头滑动连接处接触面积,利于滑动连接处的温升控制,促进隔离开关向大电流方向发展;提高了隔离开关的载流能力,促进了C-GIS向更大额定电流方向的发展;减小隔离静触头与隔离开关动触头滑动连接处的触头压力,降低隔离开关在机械传动环节所涉及的零部件加工难度、精度;隔离静触头采用分体式结构,直接固定在主母线上,简化隔离开关设计结构,减少三工位隔离零部件数量,降低隔离开关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装置主视图;
图2:图1的A-A截面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离开关静触头装置俯视图;
图4:图2中圆圈部分I的放大图。
其中:1.固定件;2.主母线;3.垫块;4.左隔离静触头;5.右隔离静触头;6.表带触指;7.燕尾槽。图2中的方形虚线框为隔离动触头插入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12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