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2101193.6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665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远;黄蔚;谢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计 流量检测组件 灌浆 位移传感器 压力传感 密度计 下壳 本实用新型 监控记录仪 进口和出口 灌浆管道 监控系统 上壳 依次设置 电联接 排出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包括:灌浆监控记录仪、密度计、压力传感计、流量检测组件以及位移传感器;密度计、压力传感计、流量检测组件、位移传感器依次设置在灌浆管道上,且密度计、压力传感计、流量检测组件、位移传感器分别与灌浆监控记录仪电联接;流量检测组件包括:上壳、下壳以及流量计,流量计设于下壳,上壳扣合于下壳以保护流量计,流量计的两端开设有用于通入和排出浆液的进口和出口,进口和出口连接于灌浆管道。本实用新型具有测试精度精准、经久耐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浆工程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灌浆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灌浆工程是一种隐蔽的工程,是指在施工中向模具中灌入泥沙、砂浆、浆液等物质,以加强牢固性,其施工质量和效果不能直观的评价。灌浆的质量是决定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此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且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要求准确。
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一般包括:灌浆记录仪、密度计、压力传感计、流量计、位移传感器以及抬动报警器,密度计、压力传感计、流量计、位移传感器以及抬动报警器设置在灌浆管路中,将浆液的密度、压力、流量、密度和抬动等信息转变为电信号输入转换机,灌浆记录仪现场实时显示灌浆过程中的压力、流量、密度和位移,便于操作人员观看和监控灌浆情况。
但是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流量计的使用应该注意防潮避免阳光暴晒,而在施工工程中流量计设计在管路中,管路的震动、阳光直射、雨水冲淋甚至是搬动流量计时均会对流量计的精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具有测试精度精准、经久耐用的优点。
一种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包括:灌浆监控记录仪、密度计、压力传感计、流量检测组件以及位移传感器;所述密度计、所述压力传感计、所述流量检测组件、所述位移传感器依次设置在灌浆管道上,且所述密度计、所述压力传感计、所述流量检测组件、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所述灌浆监控记录仪电联接;所述流量检测组件包括:上壳、下壳以及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于所述下壳,所述上壳扣合于所述下壳以保护所述流量计,所述流量计的两端开设有用于通入和排出浆液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连接于灌浆管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灌浆现场的监控系统中的密度计、压力传感计、流量检测组件以及位移传感器将灌浆过程中浆液的密度、压力、流量和抬动信息转变为电信号送入灌浆监控记录仪,监控记录仪将灌浆过程中浆液的密度、压力、流量和抬动信息显示并记录,流量检测组件设上壳和下壳保护流量计,使流量计免受雨水冲淋以及阳光直射,使流量检测组件的测试更加精准,数据更加可靠,具有测试精度精准、经久耐用的优点。
进一步,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均呈中空矩形体状,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通过螺栓固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呈中空矩形体状的上壳和下壳,提供了容置流量计的空腔,此外,使流量检测组件平稳的放置于地面,从而使流量检测组件测试更加精准,还可以将上壳和下壳拆开进行检查或更换流量计。
进一步,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两个侧面分别开设有大小一致的、呈半圆形状的凹口,所述凹口用于穿设灌浆管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灌浆管道和流量计的连接部设置于上壳和下壳形成的空腔内,避免灌浆管道和流量计连接位置受潮甚至进水,影响流量检测组件的测试精度。
进一步,所述凹口设置有泡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施工管道起到缓冲的作用,减小施工管道震动给流量检测组件带来的影响。
进一步,所述下壳内设置有托块,所述托块用于固定所述流量计,所述托块设置有与所述流量计外侧壁相适配的凹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行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1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