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箱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2100503.2 | 申请日: | 2018-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15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邓亮;姚培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6;H01M10/6561;H01M10/6567 |
| 代理公司: | 上海点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6 | 代理人: | 黄非 |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通道 电池组 散热装置 导热硅胶 散热结构 电池箱 垫片 本实用新型 进口和出口 电池充电 箱体内部 箱体外部 吸附 中温 进口 紧凑 外部 引入 出口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池箱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电池组、散热通道、散热装置和导热硅胶垫片,所述电池组和所述散热通道分别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对应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散热装置安装在所述进口和/或所述出口处,所述导热硅胶垫片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电池组之间,散热装置用于引入箱体外部的空气或水,且进入至散热通道内,以吸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解决了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箱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人们对电动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随着动力电池的普及,快速充电已经成为人们不断追求的目标。现有的快充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是以大电流充电来减少充电时间,然而,大电流充电会引起单体电池急剧升温,进而导致整个电池组的热环境变差,从而严重影响电池组的寿命。此外,单体电池放电过程中也会产生的热量,导致电池组温度过高,使得电池组的放电性能大大下降,进而影响新能源动力汽车的续航里程。
现有的电池箱与外界换热通过自然冷却或者内部水冷,自然冷却散热效率低,内部水冷方式水管通入到电池组内部存在可能导电的安全隐患,且装卸复杂,操作难度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且操作方便的电池箱散热结构。
一种电池箱散热结构,包括箱体、电池组、散热通道、散热装置和导热硅胶垫片,所述电池组和所述散热通道分别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分别为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对应所述箱体的外部,所述散热装置安装在所述进口和/或所述出口处,所述导热硅胶垫片设置在所述散热通道和所述电池组之间。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上设置有多个通孔。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上设置有多个翅片。
进一步,所述散热装置为风扇。
进一步,所述散热装置为水泵。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的数量为多个。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设置在箱体底部。
进一步,所述散热通道的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箱体长度方向的两端。
进一步,所述进口向上延伸有延伸段,所述出口呈一斜面。
进一步,所述电池组的数量为多个,相邻的两个所述电池组之间设置所述导热硅胶垫。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用于引入箱体外部的空气或水,且进入至散热通道内,以吸附电池组产生的热量,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散去电池产生的热量,解决电池充电和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箱散热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箱散热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池箱散热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沿A—A向剖视图。
图中:10箱体、11底壳、12罩壳、20散热通道、21进口、211延伸段、22出口、221斜面、30导热硅胶垫片、40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100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膏脱硫滤液净化系统
- 下一篇:电池包及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