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7247.6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3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牛清泉;罗小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75 | 分类号: | G10K11/175;G10K11/17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452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滤波器 室内 主动降噪装置 误差传声器 传声器 降噪 励磁 无线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 闭环控制 激振模块 降噪装置 实时检测 无线通讯 主动降噪 激振器 消噪 噪声 电源 电线 室外 噪音 计算机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外的信号传声器和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内的误差传声器,所述的信号传声器和误差传声器分别与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一个I/O口相连,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二个I/O口与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内的励磁激振器相连,电源分别与自适应滤波器和励磁激振模块通过电线相连,自适应滤波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计算机无线通讯。本装置可以实现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的功能,并且实时检测被消噪空间的噪声,实现闭环控制并对其降噪,达到好的降噪效果。本降噪装置还可以检测多种频率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噪装置,尤其是涉及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噪声的消除主要是通过主动降噪耳机实现,这种主动降噪耳机采用的方法是产生一个与外界噪声幅度相同相位相反的信号来抵消进入耳机的噪声。但这种主动降噪耳机仅限于封闭空间的声音降噪,并不能适用于开放空间降噪,而且人体长期处于封闭的降噪空间会产生一种不适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主动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装置,可实时检测室内的噪声环境并对其降噪,本装置可检测多种频率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气间室内主动降噪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外的信号传声器和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内的误差传声器,所述的信号传声器和误差传声器分别与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一个I/O口相连,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的第二个I/O口与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内的励磁激振器相连,电源分别与自适应滤波器和励磁激振模块通过电线相连,自适应滤波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计算机无线通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可以实现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的功能,并且实时检测被消噪空间的噪声,实现闭环控制并对其降噪,达到好的降噪效果。本降噪装置还可以检测多种频率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装置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气间模块室内主动降噪装置,包括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外的信号传声器1和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内的误差传声器2,所述的信号传声器1和误差传声器2分别与自适应滤波器3的第一个I/O口相连。所述的自适应滤波器3的第二个I/O口与设置在电气间模块室内的励磁激振器4相连。电源5分别与自适应滤波器3和励磁激振模块4通过电线相连。自适应滤波器3通过无线通讯模块6与计算机7无线通讯。
本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信号传声器1和误差传声器2分别用于实时检测室内外噪声信息并输出给自适应滤波器3;
自适应滤波器3用于读取信号传声器1和误差传声器2输入的室内外噪声信息,通过伪随机法正确实时的显示声场特性、电气间模块室内对噪声传播产生影响的边界材料(如墙体、玻璃等)属性和电气间模块内放置的物体轮廓和位置。自适应滤波器3通过无线通讯设备把检测得到的边界材料属性信息发送到计算机终端;
计算机7读取自适应滤波器3的信号,对自适应滤波器3检测得到的边界材料属性信息与计算机终端预先存储的多种接触介质的接触介质数据进行比对处理,根据比对结果调出相应接触介质数据。通过无线通讯设备6将信号传给自适应滤波器3,通过改进变步长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振动参数,具体参见“基于自适应算法的汽车主动降噪系统的研究与设计,邵奇.[D].燕山大学,2016”;
励磁激振器4根据自适应滤波器3处理得出的振动参数发出相应的振动以形成降噪声源,通过降噪声源和噪声叠加达到消除噪声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博迈科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72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