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6513.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9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缪云怡;周成梁;沈榆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5B47/04 | 分类号: | D05B47/04;D05B69/02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轴 支撑套 松线机构 缝纫机 夹线器 电磁铁 顶针 本实用新型 弹簧座 松线 贴靠 穿过 缝制设备 滑动设置 便捷性 输出端 左端面 维修 压簧 有压 左端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机构,其解决了现有松线机构维修不便等问题。缝纫机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机头上的夹线器,夹线器内滑动设置有松线顶针;松线机构包括支撑套一、支撑套二、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支撑套一和支撑套二均固定于机头上,且支撑套一位于夹线器和支撑套二之间,传动轴一的右端穿过支撑套一与松线顶针相贴靠,传动轴二的右端穿过支撑套二与传动轴一的左端相贴靠,机头上还固定有电磁铁,电磁铁的输出端与传动轴二相连接;传动轴二上固定有弹簧座,弹簧座与支撑套一的左端面之间设置有压簧一,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的接触面位于压簧一内。本实用新型具有维修便捷性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缝制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缝纫机一般都会用到松线装置,现有的松线装置大多都是通过剪线电磁铁驱动,再通过松线钢丝的连接,驱动松线顶板摆动,松线顶板驱动松线顶杆向右移动,松线顶杆推动顶针,顶针推动松线板向外运动,使夹线装置板失去弹簧压力松开,而起到松线的作用。但是该装置由于松线钢丝太长,中间阻力较大,剪线电磁铁要用很大的力才能驱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专利CN 204780185 U公开了一种用于缝纫机松线的电子松线装置,它包括缝纫机机壳和安装在缝纫机机壳右侧的夹线装置,夹线装置为顶针式夹线装置,且其顶针穿透到缝纫机机壳的内部;顶针左侧设置有顶杆,顶杆上套有支撑套、左侧设置有伸缩轴,支撑套通过撑块与缝纫机机壳的底部连接;伸缩轴左端穿出缝纫机机壳,且穿出的部分连接到电磁铁内;电磁铁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缝纫机机壳的左侧。
上述装置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方便后期维修,但由于第二弹簧频繁受挤压变形,容易出现疲劳失效,从而影响正常复位,此时需要更换第二弹簧,而上述装置在更换第二弹簧时,需要将整套设备拆下,维修较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松线机构的维修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机构,所述缝纫机包括固定于缝纫机机头上的夹线器,所述夹线器内滑动设置有松线顶针;所述松线机构包括支撑套一、支撑套二、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所述支撑套一和支撑套二均固定于机头上,且所述支撑套一位于夹线器和支撑套二之间,所述传动轴一的右端穿过所述支撑套一与所述松线顶针相贴靠,所述传动轴二的右端穿过所述支撑套二与所述传动轴一的左端相贴靠,所述机头上还固定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轴二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二上固定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与支撑套一的左端面之间设置有压簧一,所述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的接触面位于所述压簧一内。
其工作原理如下:松线时,电磁铁带动传动轴二右移,进而压缩压簧一带动传动轴一右移,从而带动松线顶针运动,实现松线。松线顶针右移如何实现松线,可如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专利文献中记载的一样,本申请后续内容也会提及该内容。松线完毕后,传动轴二左移,不再对传动轴一施力,传动轴一可在压簧一的作用下复位,此时夹线器则处于夹线状态。由于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的接触位于压簧一内,如压簧一出现疲劳需要更换时,可手动将传动轴一右移,使其与传动轴二之间出现间距,此时可用左手略微捏住压簧一,将其从传动轴一和传动轴二之间的间距取下更换即可,而不需要将整套松线装置拆下,可提高维修便捷性。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机构中,所述传动轴一的右半段侧壁上设置有拨杆,所述拨杆位于支撑套一和夹线器之间。设计有拨杆后,可方便维修人员移动传动轴一。
在上述的一种缝纫机的松线机构中,所述传动轴一的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拨杆的内端能够卡接于该卡槽内。设计有卡槽,平时不需要维修时,而不将拨杆插入,不会占用缝纫机的内部空间;当需要维修时,将拨杆插入,则可快速移动传动轴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65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缝纫机上的同步带传动装置
- 下一篇:缝纫机的下机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