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活性炭生产效率立式活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4932.3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68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39 | 分类号: | C01B32/39 |
代理公司: | 52109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剑<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56400 贵州省黔***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动轴 炉墙 燃烧室 供热管道 翻板 本实用新型 活性炭生产 端口设置 加热通道 排气管道 筒体 连通 接通 立式活化炉 活性炭 从上至下 电机驱动 横向安装 均匀设置 竖直筒体 筒体上部 筒体下部 筒体纵向 中空结构 出料斗 进料斗 中空区 自由端 产能 分料 开口 安全生产 体内 外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活性炭生产效率立式活化炉,包括竖直筒体,在筒体外围设置有炉墙,筒体与炉墙之间为加热通道,在筒体纵向从上至下横向安装多个转动轴,在筒体内转动轴圆周均匀设置有用于分料的翻板,转动轴和翻板内部为中空结构,翻板的自由端有开口,在筒体上部端口设置进料斗,在炉墙外一侧设置有供热管道,在炉墙外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道,转动轴一端中空区与供热管道连通,转动轴另一端与排气管道连通,转动轴通过电机驱动,在炉墙底部一侧设置燃烧室,燃烧室与加热通道接通,燃烧室还与供热管道接通,在筒体下部端口设置出料斗。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能够批量进行连续安全生产,提高活性炭生产效率,提高活性炭的质量与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炭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提高活性炭生产效率立式活化炉。
背景技术
活性炭,是黑色粉末状或块状、颗粒状、蜂窝状的无定形碳,也有排列规整的晶体碳。活性炭中除碳元素外,还包含两类掺和物:一类是化学结合的元素,主要是氧和氢,这些元素是由于未完全炭化而残留在炭中,或者在活化过程中,外来的非碳元素与活性炭表面化学结合;另一类掺和物是灰分,它是活性炭的无机部分,灰分在活性炭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活性炭由于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活化炉是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设备。我国常用的炭活化设备主要是卧式内加热式回转炉,卧式回转炉依靠炉身的倾斜度、炉内抄板及炉体的转速来控制物料前进,活化时间及活化温度不易精确控制。另外,内加热式活化炉在生产过程中,物料与高温烟气直接接触,会引起物料表面燃烧,而且现有的活化炉多采用集体供热,即从炉头提供高温烟气,通过引风系统,将高温烟气通过引风机从炉头引至炉温,这样为了保证炉温温度达到要求,炉头的温度较高且难以控制,会降低活性炭物料的得率和质量,增加了原料消耗及能源消耗,同时由于高温烟气与物料直接接触,会引起物料燃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如何进一步提高活性炭得率和质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一种提高活性炭生产效率立式活化炉,确保一定程度上提高活性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升活性炭的得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为:一种提高活性炭生产效率立式活化炉,包括竖直筒体,在筒体外围设置有炉墙,筒体与炉墙之间为加热通道,在筒体纵向从上至下横向安装多个转动轴,在筒体内转动轴圆周均匀设置有用于分料的翻板,转动轴和翻板内部为中空结构,翻板的自由端有开口,在筒体上部端口设置进料斗,在炉墙外一侧设置有供热管道,在炉墙外另一侧设置有排气管道,转动轴一端中空区与供热管道连通,转动轴另一端与排气管道连通,转动轴进气端套有链轮,链轮之间由传动链条连接,链轮通过电机驱动,在炉墙底部一侧设置燃烧室,燃烧室与加热通道接通,燃烧室还与供热管道接通,在筒体下部端口设置出料斗。
进一步,在出料斗下方设置输送绞龙。
进一步,供热管道装有供热阀,在排气管道上装有排气阀。
进一步,在转动轴端口部位设置有热电偶。
进一步,转动轴上连接有8-12个翻板。
进一步,进所述的输送绞龙由电机驱动,输送绞龙出料端设有成品集中池。
进一步,所述的转动轴两端都安装有固定托轮,所述的托轮下方固定在基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高温烟气与物料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加热通道及转动轴和翻板进行外加热,可以避免物料烧失,减少产品的灰分,提高活性炭的得率和质量,也保证转炉的安全;另外,该活化炉为立式,占地面积小,与传统的卧式回转炉相比结构更紧凑,并且筒体不转动,而是内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物料运转,减少能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森环活性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49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膨胀石墨的快速除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生物质炭转化二氧化碳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