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甾醇结晶釜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94447.6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1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耿志国;陈会良;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恒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B01F7/18;B01F15/06;B01F15/00;B01J19/18;B01D33/15;B01D35/02;C07J75/00;C07J9/00 |
代理公司: | 南昌智旭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8 | 代理人: | 周超 |
地址: | 344700 江西省抚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弯管 外壳体 顶端设置 内筒体 转动杆 本实用新型 一体式结构 排水管 植物溶液 植物甾醇 加热棒 结晶釜 进水管 筒体 热交换 电加热棒 搅拌电机 缩小装置 进料管 底端 加热 主电 占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植物甾醇结晶釜,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外壳体和内筒体之间设置有螺旋弯管,所述螺旋弯管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螺旋弯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旋弯管的顶端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螺旋弯管为一体式结构,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螺旋弯管和转动杆,设置的转动杆上安装的主电加热棒和辅电加热棒能够在内筒体的内部直接对植物溶液进行加热,且加热棒隐藏在转动杆内,同时,外侧的螺旋弯管在通入冷水后,能够对内筒体进行降温,提高植物溶液结晶速度的同时,还能减少热交换所需占用的空间,缩小装置的体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结晶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物甾醇结晶釜。
背景技术
植物甾醇是从玉米、大豆中经过物理提纯而得,具有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强等特点,植物甾醇可通过降低胆固醇减少心血管病的风险,其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动物生长剂及纸张加工、印刷、纺织等领域,广泛用于食品中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在生产植物甾醇结晶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反应釜。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结晶釜使用效果不佳,植物溶液结晶的速度较慢,且结晶釜中热交换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搅拌的效果不佳,且不能在搅拌的过程中将植物溶液中的含有的残渣进行过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植物甾醇结晶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结晶速度较慢,热交换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大,不能在搅拌的同时去除溶液中残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植物甾醇结晶釜,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外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搅拌电机,所述外壳体和内筒体之间设置有螺旋弯管,所述螺旋弯管的底端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螺旋弯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螺旋弯管的顶端设置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与螺旋弯管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内筒体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内部设置有导热体,所述导热体上安装有主电加热棒,且主电加热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导热体的中间部位开设有排线孔,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空心筒杆,所述空心筒杆的内部设置有辅电加热棒,且辅电加热棒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空心筒杆的一侧设置有套环,且套环套设在转动杆上,所述套环上安装有搅拌叶,所述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扇板,所述扇板上开设有进渣孔,所述扇板的一侧设置有滤网。
优选的,所述内筒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液管,所述排液管贯穿外壳体,且与底部支撑板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排水管和排液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下方设置有底部支撑板,所述底部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支撑杆呈环形阵列分布在底部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螺旋弯管和转动杆,设置的转动杆上安装的主电加热棒和辅电加热棒能够在内筒体的内部直接对植物溶液进行加热,且加热棒隐藏在转动杆内,同时,外侧的螺旋弯管在通入冷水后,能够对内筒体进行降温,提高植物溶液结晶速度的同时,还能减少热交换所需占用的空间,缩小装置的体积。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搅拌叶和扇板,设置的搅拌叶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搅拌叶配合扇板的双重搅动,使反应釜对植物溶液的搅拌效果更佳,同时,设置在扇板上的滤网能够在随着扇板不断转动的过程中,对植物溶液中的残渣进行过滤,减少残渣对结晶的干扰,保证结晶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扇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恒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恒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944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药用取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结晶釜冷媒循环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