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管全集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9827.0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4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赵海云;涂高鹏;赵晓鹏;李强;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51220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英<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送 弹性密封环 密封机构 推送机构 密封筒 套筒 外壁 流装置 护筒 全集 本实用新型 漏液现象 密封性好 套筒内壁 油管内壁 密封片 外凸起 圆筒形 封隔 尾端 液下 油管 能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管全集流装置,包括护筒、推送机构、传动机构、密封机构和出液下接头,所述推送机构设置于护筒内,推送机构推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推动密封机构封隔油管内壁,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推送套筒,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筒和弹性密封环,弹性密封环呈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密封筒外壁,另一端固定在推送套筒尾端外壁,推送套筒内壁与密封筒外壁滑动接触,弹性密封环在推送套筒推动下中部向外凸起呈一个圆形的密封片。该全集流装置密封性好,精准性高,有效避免漏液现象的发生,且结构简单,具有更低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管集流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管全集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田作业集流器多采用集流伞式和皮囊充油式。它们都有各自的缺点:集流伞式的集流器采用伞筋打开的方式,伞筋打开后成多边形,不能与圆形油管内壁严密贴合,而造成漏液,从而带来测量误差。加工集流伞的材料是牛津布,在油管内遇到尖锐的物体很容易划破,造成集流伞损坏。皮囊充油式的集流器因皮囊内充的是油,用活塞推动使皮囊变大和缩小,从而实现油管集流。皮囊充油式的缺点:结构复杂,工作时耗电,皮囊破裂后还会污染环境,不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油管全集流装置,该全集流装置密封性好,精准性高,有效避免漏液现象的发生,且结构简单,具有更低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油管全集流装置,包括护筒、推送机构、传动机构、密封机构和出液下接头,所述推送机构设置于护筒内,推送机构推动传动机构,传动机构推动密封机构封隔油管内壁,所述传动机构包括推送套筒,密封机构包括密封筒和弹性密封环,弹性密封环呈圆筒形,其一端固定在密封筒外壁,另一端固定在推送套筒尾端外壁,推送套筒内壁与密封筒外壁滑动接触,弹性密封环在推送套筒推动下中部向外凸起呈一个圆形的密封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整个全集流器放入油管内腔,推送机构推动传动机构做直线运动,传动机构中的推送套筒尾端推压弹性密封环,使其中部向外凸起呈一个圆形的密封片,密封片直径随着推送套筒的持续推进而增大,最终封堵油管内腔,达到全集流的效果,相比现有集流伞式的集流器而言,圆形的密封片能够更好的贴合油管内壁,避免造成漏液,密封性好,精准性高,相比现有皮囊充油式的集流器而言,结构更加简单,成本低,耗电量低,并且不用填充额外的工作液体,更加环保节能。
所述弹性密封环采用弹性橡胶制得,弹性密封环的厚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步增大,且弹性密封环自然状态下其外表面为水平面,内表面与密封筒外壁存在间隙。
弹性密封环采用弹性橡胶制得,因此当其转变为密封片结构时,能够更好更加严密的与油管内壁贴合,密封性更佳,弹性密封片中间厚,两侧厚度逐步增大,因此当弹性密封片转变为密封片时,其中部更加稳固,提高密封片封隔油管的稳定性,避免密封片在压力作用下倾倒或变形,导致泄漏。
所述推送机构包括微型电机和推杆,微型电机底部固定在一个连接头上,连接头连接在护筒内腔的首端,微型电机另一端与推杆相连,推杆将微型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并传递至传动机构。
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推送轴、推杆安装接头、中间连接套、中间连接头和中间固定接头,所述护筒、推送轴、推杆安装接头、中间连接套、中间连接头、中间固定接头、密封筒、弹性密封环和推送套筒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推送轴一端固定在推杆中央,所述推杆安装接头、中间连接套和中间连接头均呈圆筒形,推杆安装接头和中间连接套均套设在推送轴外周,且推杆安装接头、中间连接套和中间连接头首尾相连,其中,推杆安装接头和中间连接套固定连接,中间连接套和中间连接头滑动相连,在中间连接头首端设有限位孔,所述推送轴尾端置于限位孔内,所述中间连接头在与中间连接套和推送轴相连处各设有一个密封填料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省科学城久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98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注胶组合式地面直角弯插头
- 下一篇:一种裸眼封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