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打扁线圈成型放置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9784.6 | 申请日: | 2018-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范超;范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4 | 分类号: | H01F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术兰 |
地址: | 4082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扁 线圈成型 治具 成型线 治具本体 断开 成型 连通 配置 本实用新型 成型工艺 成型距离 人工作业 相对设置 有效地 保证 放入 可选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打扁线圈成型放置治具,涉及打扁线圈成型技术领域。该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治具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开设有第一孔,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可选地连通或断开,且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形状与打扁线圈的形状相同;其中,在进行打扁线圈成型作业时,第一孔靠近成型线设置,第一孔被配置为和第二孔断开,打扁线圈被配置为放入第一孔内,然后第一孔被配置为与第二孔连通,以使打扁线圈通过第二孔输送至成型线的上方。该治具可使得打扁线圈可准确地定位于成型线的上方,消除现有的成型工艺的弊端,保证打扁线圈的成型角度,保证成型距离,从而有效地保证成型后的产品的质量,同时减轻人工作业负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扁线圈成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扁线圈成型放置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在打扁线圈成型作业过程中通常将打扁线圈放在成型线上时,通过人工,一颗一颗的放上去以成型。采用这样的成型方式存在角度不准,距离不准确的问题,甚至还可能导致成型后的产品的品质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扁线圈成型放置治具,可消除现有的成型工艺的弊端,有效地保证打扁线圈的成型角度,保证成型距离,从而有效地保证成型后的产品的质量,同时减轻人工作业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打扁线圈成型放置治具,包括:
治具本体,治具本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开设有第一孔,第二侧开设有第二孔,第一孔与第二孔可选地连通或断开,且第一孔和第二孔的形状与打扁线圈的形状相同;
其中,在进行打扁线圈成型作业时,第一孔靠近成型线设置,第一孔被配置为和第二孔断开,打扁线圈被配置为放入第一孔内,然后第一孔被配置为与第二孔连通,以使打扁线圈通过第二孔输送至成型线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在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上,治具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治具层、第二治具层以及第三治具层,第一孔开设于第一治具层,第二孔开设于第二治具层,第二治具层活动地设置于第一治具层与第三治具层之间;且第二治具层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
在进行打扁线圈成型作业时,第一孔靠近成型线设置,第二治具层位于第一位置,第一孔被配置为和第二孔断开,打扁线圈被配置为放入第一孔内,然后第二治具被配置为活动至第二位置,第一孔被配置为与第二孔连通,以使打扁线圈通过第二孔输送至成型线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治具层与第三治具层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治具层与第三治具层通过固定螺钉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固定螺钉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阵列设置于第一治具层和第三治具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治具层呈板状,且设置于第一治具层与第二治具层之间,且当第二治具层位于第一位置时,板状的第二治具层完全隔断第一孔和第二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在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方向上,第一治具层上还开设有第三孔,第三孔内设有拨杆,拨杆与第二治具层固定连接;
第三孔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当拨杆位于第一端时,第二治具层位于第一位置,第一孔和第二孔断开,当拨杆位于第二端时,第二治具层位于第二位置,第一孔和第二孔断开。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孔和第二孔的数量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孔和第二孔的数量均为五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9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