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点亮背光源的检测定位治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2088649.X | 申请日: | 201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98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发明(设计)人: | 陈锦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三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1M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28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柱 治具主体 电源接触 电源开关 本实用新型 定位治具 背光源 底端 点亮 通孔 支架 触摸屏加工 辅助设备 工作效率 连接导柱 两根导线 橡胶块 橡胶柱 检测 拔插 底面 顶面 拆卸 打磨 焊接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加工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可点亮背光源的检测定位治具,它包括治具主体、支架、电源开关、导柱、橡胶柱和电源接触杆,所述治具主体底部设有四个支架,所述治具主体顶面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分别通过两根导线连接两根导柱,所述导柱的材质为铜,所述导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导柱的底端,所述治具主体配合导柱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导柱插入第一通孔内且导柱的底端露出于治具主体的底面,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在治具主体上设置橡胶块、导柱和电源接触杆组成快速拔插机构,使电源接触杆的拆卸过程变得更加简便,不仅降低了电源接触杆的打磨时间,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触摸屏加工辅助设备,尤其是一种可点亮背光源的检测定位治具。
背景技术
背光面板是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重要组成部分,背光面板在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和坏点,比如划痕、沾有污渍等,影响LCD面板的显示效果。为了提高最终成品的良率,需要在制程工艺中对背光面板点亮,检测其是否达到所需标准。这一过程需要用到背光面板点亮治具。
传统的背光面板点亮治具背光面板放置到治具上,面板的正负极接触铜片被点亮。由于铜片面积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铜片容易氧化或脏污,造成接触不良,经常会在检测过程中出现点不亮的现象,影响检测流程和工作效率。
业内进行了改进,例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点亮背光源的检测定位治具,申请号为:201621343431.9,申请日为:2016-12-08,它包括治具主体、支架、电源开关、导线和铜柱,所述治具主体底部设有四个支架,所述治具主体顶面一侧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分别通过两根导线连接两根铜柱,所述导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铜柱的底端,所述治具主体配合铜柱设置有通孔,所述铜柱插入通孔且铜柱顶部露出于治具主体顶面。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铜柱的设置确实提高了耐用强度,但是还存在的问题在于:铜柱在打磨前,需要将铜柱拧下后再进行打磨,其拆卸过程较为繁琐且耗时耗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快速将电源接触点进行打磨的定位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点亮背光源的检测定位治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治具主体、支架、电源开关、导柱、橡胶柱和电源接触杆,所述治具主体底部设有四个支架,所述治具主体顶面一侧设置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分别通过两根导线连接两根导柱,所述导柱的材质为铜,所述导线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导柱的底端,所述治具主体配合导柱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导柱插入第一通孔内且导柱的底端露出于治具主体的底面,所述导柱的顶部设置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插入第一通孔且橡胶柱的顶部露出于治具主体顶面,所述橡胶柱配合电源接触杆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电源接触杆插入第二通孔内且电源接触杆的上端高于橡胶柱的顶面,所述电源接触杆的下端露出于橡胶柱的底面且与导柱的顶面相互接触,橡胶柱的作用是:一方面可有效提高电源接触杆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便于电源接触杆的拆卸与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导柱外侧设有螺纹,所述治具主体的通孔内壁配合导柱外的螺纹也设置有配套的螺纹,其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导柱在治具上的固定能力,防止放置背光源时将铜柱压下去。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接触杆的材质为铜。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主体底面中央镶嵌有一颗球形或者橄榄形的磨刀石,其作用是当铜柱顶部生锈的时候可以将铜柱脱出并忘磨刀石处打磨,由于设置在底部,打磨产生的碎屑不会落在治具上方,避免污染背光源。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开关为按钮式开关,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导线外侧套设有绝缘护套,避免漏电或者短路。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开关的右侧还设置有电源适配器且电源适配器位于治具主体的顶部,所述电源适配器通过导线与电源开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三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三协精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20886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光板AOI检测图像采集装置
- 下一篇:液晶显示器画面检测夹持治具